随着生物芯片技术在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在写作论文的时候,如何比较科学、直观地体现生物芯片实验的结果,是一些初步尝试利用芯片数据来写作论文的科研工作人员希望了解的环节.现就笔者在生物芯片技术领域积累的一些经验,做一个初步的总结.但由于生物技术发展很快,有很多内容可能遗漏,还请读者能及时指出不足之处.
护理论文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不仅能够体现一所医院的护理水平,更能反映医院的学术氛围和护理人员的素质
[1]。提起撰写论文,一部分护理人员不知道从何下笔?写什么?怎样去写?如何投稿等问题,现将我的写作体会及投稿方法报告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工作的需要,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更新知识,经常阅读护理杂志是护士进行终生自我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2]。笔者从事护理工作多年来,业余时间一直坚持自学,通过自学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又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如阅读杂志时先把目录浏览一下,选择对专业有指导作用和对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详细阅读,并将可以借鉴的方法、新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学习写作思路从中受到启发,悟出写作技巧,同时将阅读时产生的灵感--大脑中写作论文的选题及构思也记录下来,再将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撰写论文积累素材。
青年学者常常在完成资料收集和分析之后对获得的结果充满了激情.然而,在开始写作论文时,这种热情常常锐减.事实也如此,国家级学术会议的论文数远高于最终发表的医学文献数.
[编者按] 2004年 10月 27日健康报在"医生论坛"专栏中用整版篇幅发表了记者孟小捷的文章"论文基层医生的心结".文中提出:基层医生在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什么?基层卫生自身该如何做才能搭乘论文之舟驶向事业理想的彼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曾说:"缺乏撰写论文技巧,没能真实反映科研水平,是造成退稿及延误发表的原因."为了提高广大医务工务员撰写医学论文的水平,特以此文"医学论文撰写"的系列讲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