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方式】相关文献(3)
  • 不同免疫方式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水平传播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STPCD 2009年6期

    目的 探讨主动免疫和主动加被动联合免疫的不同方式阻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母婴水平传播的效果,以及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产生情况.方法 对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母亲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婴儿作为观察对象.这些婴儿生后24 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HBV抗原HBsAg、HBeAg及HBV表面抗体(HBsAb)均为阴性,HBV抗体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所有观察对象均采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HBVac)按0、1、6月各10μg方案接种,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观察1组232例婴儿生后24 h内注射(蓉生)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200IU,生后15~30 d重复1次;观察2组182例婴儿生后不注射HBIG.观察项目:①观察生后3个月、6个月、1岁时HBsAg和HBeAg阳性率.②观察生后3个月、6个月和1岁时HBsAb定性阳性率和1岁时HBsAb定量.③观察生后3个月、6个月、1岁时HBeAb和HBcAb阴性率.结果 ①所有观察对象生后3个月、6个月、1岁时HBsAg和HBeAg检测均为阴性.②生后3个月观察1组HBsAb阳性率96.53%;观察2组HBsAb阳性率为75.6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294,P=0.000).生后6个月观察1组HBsAb阳性率为88.24%;观察2组HBsAb阳性率为9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5,P=0.022).生后1岁时观察1组HBsAb阳性率为93.53%;观察2组HBsAb阳性率为97.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2,P=0.039).③观察生后3个月、6个月、1岁时HBeAb、HBcAb阴转率和1岁时HBsAb定量检测结果,所有结果观察2组均高于观察1组,但除了生后3个月观察2组HBeAb阴转率大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汉逊)酵母基因重组HBVac 10μg 0、1、6方案单纯主动免疫可使母亲HBsAg携带者的婴儿产生不低于加用HBIG联合免疫的免疫效应.HBIG对婴儿自身主动产生保护性抗体HBsAb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现象.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方式 水平传播 母婴 抗原 抗体
  • 经涎腺投递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北京口腔医学》 CSTPCD CA 2006年3期

    基因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较强和持久的免疫应答,制作成本低,运输、储存和使用方便,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常规基因免疫途径有肌肉注射、皮内注射、静脉内注射、腹腔内注射、皮下注射、粘膜免疫等.涎腺作为外分泌腺体,其解剖特点特别适用于基因疫苗的投递.经涎腺投递基因疫苗是近些年涌现出的新的免疫方式,具有免疫原性强、安全性好等优点.经涎腺投递的基因疫苗不仅能够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能诱导强烈的黏膜免疫.

    涎腺 投递 基因疫苗 外分泌腺体 静脉内注射 腹腔内注射 粘膜免疫 应用价值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 黏膜免疫 免疫原性 免疫应答 免疫途径 免疫方式 解剖特点 肌肉注射 安全性
  • 沙门菌减毒基因的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8期

    沙门菌( Salmonella )属于肠道致病菌,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源性病原体,其具有广泛感染的宿主谱,在公共卫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用沙门菌作为重组疫苗的载体具有安全、免疫方式类似自然感染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弱毒的沙门菌活疫苗可以经口服途径表达传递重组的抗原到机体的黏膜表面,从而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的免疫应答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近年来,出现的许多令人振奋的医学新发现和新技术都是以减毒的沙门菌作为载体来实现的。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构建的一些沙门菌减毒菌株进行说明,为进一步研制安全高效的沙门菌弱毒疫苗以及将其用作活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奠定基础。

    沙门菌 减毒 载体表达 自然感染 病原体 肠道致病菌 重组疫苗 外源基因 食物源性 弱毒疫苗 免疫应答 免疫方式 机体 公共卫生 安全高效 新技术 宿主谱 膜表面 活疫苗 毒菌株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