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污染量】相关文献(3)
  •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院消毒工作调查

    《中国消毒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1998年4期

    1997年上半年,对浦东新区42所医院(一级32所,二级10所)消毒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中,用棉拭在医疗用品表面(注射器为内表面)涂抹采样,检测细菌污染量.以灭菌器材未检出细菌,消毒器材污染细菌总数<20 cfu/100 cm2为合格.对消毒后医院污水,用无菌采样瓶在污水排出口取样500 ml,用碘量法测余氯量,以乳糖发酵法检测大肠菌群数.以大肠菌群数<50个/L,余氯量为4~5 mg/L,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上海市 浦东新区 医院消毒 大肠菌群数 余氯量 细菌污染量 乳糖发酵法 医院污水 医疗用品 消毒器材 消毒工作 细菌总数 涂抹采样 检测 合格 调查 内表面 注射器 致病菌 排出口
  • 2%戊二醛消毒液临床有效时限的重新考证

    《护理研究》 CSTPCD 2001年5期

    为进一步探讨2%戊二醛消毒液使用有效时限,连续监测5周内使用中的 2%戊二醛消毒液的污染菌量、醛含量变化和定量杀菌效果.结果表明:5周内使用中的2% 戊二醛消毒液污染菌量为0,悬液杀菌法测定1 h~4 h杀菌率均为100%.使用后第6周消毒液含醛量降低.5周内2%戊二醛浓度、醛含量、污染菌量与浸泡器械的数量、种类、重量及使用频率关系不大.说明2%戊二醛消毒液临床有效使用时限可由2周~4周延长至5周是安全可靠的.

    2%戊二醛 定量杀菌 浓度监测 细菌污染量 有效期
  • 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细菌污染监测分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AJ CA 2015年2期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连续采集某院2012年5—10月呼吸内科、普通外科、妇科和儿科医务人员穿着清洁工作服后第1、3、7天的样本,共120件,360份标本,对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量进行监测和比较分析。结果穿着不同时间段工作服染菌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服穿着时间越长,染菌量越大。护士与医生[(10.65±3.38)CFU/cm2 vs(7.68±2.99)CFU/cm2],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10.43±4.12)CFU/cm2 vs(8.60±3.01)CFU/cm2]医务人员穿着工作服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 值分别为5.06、2.78,均 P <0.01),护士工作服的污染程度高于医生,手术科室高于非手术科室。工作服不同部位污染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2,P <0.01);其中袖口污染最严重,其次是腹部和胸前,污染超标率分别是73.33%、58.33%、36.67%。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工作服清洗制度管理,建议医务人员工作服每周更换2次,污染严重的科室更换频率需加大。

    医务人员 工作服 细菌污染量 监测 医院感染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