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保健】相关文献(3)
  • 连续-碎片-整合--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服务提供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2014年12期

    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所引起的政府卫生决策意识改变导致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供连续性卫生服务呈现明显的波动性:计划经济时代,“分级分工,就近就医”的服务模式曾是我国连续性服务的理念萌芽和初始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则形成了“自由择医,碎片化提供”的非连续服务模式;2009年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后则呈现“基层就医,连续综合”的整合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上述三个阶段服务提供模式的波动特征背后隐含着不同时期政府意识形态对卫生服务治理的深刻影响,充分证明了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具有明显的政治脆弱性。这种历史演化特征的政策动因为我国以及转型国家维持卫生服务网络延续连续性服务模式提供了诸多政策经验和启示:重视基本保健策略,建立完整的基层卫生体系框架和系统的、整合的运行机制以及重视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提供理念等。

    基本保健 连续性卫生服务 基层卫生机构 农村卫生政策 政治脆弱性
  • 教练式培训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7期

    目的 研究教练式培训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及效果,为今后临床开展各项培训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 在北京、陕两省和四川省各选择l所省级医疗保健机构和l所地市级医疗保健机构作为试点单位,医务人员接受2d教练式培训,比较研究对象培训前后新生儿保健理论知识的得分、洗手情况以及对于出生时有自主呼吸和无自主呼吸新生儿临床操作技能的得分情况.培训3个月后,每个试点医院随机抽样10名产妇进行出院前访谈,分析干预后各项新生儿保健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 培训后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得分(16.82±1.00)较培训前显著提高(11.90±2.68)(P<0.001).三省及总体培训后洗手操作技能均提高,手部清洁程度显著改善(P<0.001).培训后有呼吸和无呼吸新生儿操作技能得分中位数分别为41分和58分.培训3个月后,87%(52/60)的产妇分娩后进行了母婴皮肤接触,分娩后1 min内开始母婴皮肤接触率为55%(33/60),皮肤接触持续90 min的占47%(28/60);出院前母乳喂养率达到77%(46/60),纯母乳喂养率为48%(29/60).结论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教练式培训方法效果较好,培训后医务人员能迅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有利于促进新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新生儿 基本保健 教练式培训 效果评价
  • 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策略探讨

    目的:探究分析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社区孕产妇78例,随机分为常规保健策略的对照组(39例),与选择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实验组(39例),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3.08%,组间比较,实验组低(P<0.05).另,组间满意度分别为94.87%,82.05%,比较发现,实验组高(P<0.05).结论: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可降低孕期不良反应,提升孕产妇满意度,改善孕产妇孕期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社区 孕产妇 基本保健 技术策略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