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美国旧金山硅谷地区属于西部的荒草野地.始建于1885年的斯坦福大学,那时还只是一所刚刚起步的小规模私立大学,因为人才和资金的严重短缺,该地区几乎没有高科技研究机构和企业,对人才没有吸引力.如果重点发展流创新(仅仅限于产品研发、设计或营销等纵向竞争),根本无法实现超越.而位于波士顿128公路沿线地区的麻省理工学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成为美国的军事研究中心、文化中心、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聚集地.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水源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它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物质基础.中医中药学,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医药的组成部分--中药材的栽培也倍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道地药材"基地的建立、濒危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短缺药材的扩大引种栽培,都取得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科技研究手段的应用,中药材栽培技术、选种育种、病虫害的生物防治、药用真菌的培养,也都取得新的成果.
世界上与医学相关的最著名的杂志有5种,其中Cell、Nature、Science杂志与基础医学更密切,但也登载极其重要的临床医学成果.英国的Lancet杂志、美国的New Egnl J Med更偏向于临床医学.这5种杂志的影响因子都相当高,刊登在Lancet、New Engl J Med上的文章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近十多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在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基金、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医学研究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自1998年以来,我国已有数篇医学研究的文章刊载于Nature或Science杂志,例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夏家辉教授等的神经性耳聋相关基因的研究发表于Nature Genetics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沈岩教授等的乳光牙相关基因研究也载于Nature Genetics杂志.该杂志编辑部对这两篇文章都发了评论性文章.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九五”期间,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在关键性应用研究、高科技研究、医学基础性研究等方面,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攻关,力求有新的突破,使我国卫生领域的一些学科和关键技术逐步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中华医学会于2000年12月承担了遴选“九五”期间我国医学科技重大进展项目的任务,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于2001年2月15日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12项医学科技重大进展项目。
中国传统医学,特别是针灸学,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治疗医学,有着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充分发挥其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高科技手段研究针灸的作用机理,将对针灸的国际化应用产生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奥地利格拉兹医科大学中医科研中心对针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利用多种高科技手段的检测,更直观的显示出了针灸的独特功效和相关机理,为针灸的量化及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