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2006年提出民营医院"非广告模式下的医院经营"的.当时的出发点是从广告的边际效应来审视这个问题.从2007年开始,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逐步进入深水区,其典型的标志是面对消费者忽而传统、忽而网络的碎片化的消费行为和踪迹,现有的广告营销手段几乎大面积哑火、失灵,广告也在一夜之间,从医院发展的助推器转而成为最大的财务包袱.但是,到了2009年,这种状况依旧没有根本的改变,广告依旧是经营的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