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相关文献(3)
  •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骨科病房疼痛管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骨科病房疼痛管理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该院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为对照组,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计划外麻醉镇痛药物使用次数为(2.1±1.1)次,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VAS评分分别为(4.1±0.4)分、(3.5±0.7)分,急性疼痛发作次数为(12.6±2.3)次,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6%(8例),对照组患者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4%(12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实施可以提高骨科病房的疼痛管理质量,减少计划外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急性疼痛,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骨科病房 疼痛护理
  •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急诊过程中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目的:对急诊过程中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骨科病房接收进行急诊骨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评分情况对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睡眠时间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1天与第3天睡眠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骨科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提高骨科病房急诊护理质量有着显著效果,且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骨科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护理质量
  • 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在提高骨科病房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本文作者主要就骨科病房质量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随机性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急诊骨科手术患者80例实施分析,将患者随机性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评分情况实施综合性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睡眠时间明显改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天和术后3天睡眠时间和对照组相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骨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来实施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骨科病房急诊的护理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此种方式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骨科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 护理质量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