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同步进行固体与液体支原体培养,解决液体培养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缩短培养时间,准确的鉴定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药敏结果.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IST2支原体试剂盒对6363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进行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用上海恩科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选择显示培养基.结果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2.8%,其中Uu阳性率为75%、Mh阳性率为2%、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Mh、Uu+Mh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均较高,达到90%以上;而Uu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固体、液体同步培养支原体只需2d时间,将支原体固体培养的金标准与液体培养的药敏相结合达到试验互补,为临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提供准确的鉴定和药敏报告.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γδ表型细胞与TCRαβ细胞不同,识别抗原的方式类似于免疫球蛋白,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非限制性方式识别抗原分子[1,2],无需抗原呈递分子配合,直接识别广谱肿瘤抗原.我们以抗体固相法体外扩增7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及6例健康人外周血的γδT细胞,经原代NPC细胞同步培养,得到高纯度的NPC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纯度,研究两种来源的γδT细胞对Daudi、CNE1、CNE2和新建的传代培养NP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探讨NPC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通过对245例送检标本同时做细菌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了解L型菌的培养意义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45例标本采用常规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对检出的L型细菌做药敏试验并返祖后进行生化鉴定.结果:245例标本中常规细菌培养检出率为45.13%,L型细菌检出率为65.48%.其中前五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结论:L型细菌培养可明显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L型菌耐药率和普通型一样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细菌和细菌L型与临床感染有着密切关系[1],已被学者所肯定,为此笔者2000年3月~2002年3月,对80例牙周脓肿患者进行了细菌(需氧、厌氧、细菌L型)同步培养检测[2],现报道如下.
随着医学遗传学发展,人们对优生优育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人类染色体的研究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遗传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检查诊断.许多疾病与染色体缺陷有关,例如一些遗传疾病、男女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两性畸形和内分泌失调及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染色体检查和研究可以为这些疾病的筛查和病因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常用的染色体检查方法是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分析,以往的方法是抽取新鲜的外周血立刻接种培养[1].但由于就诊患者就诊时间不同,患者不易集中采血检查.因此,有必要探索非同时采血贮存后再集中同步培养制作染色体标本的方法.现将这一制作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