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5皮肌炎需要做哪些检查?1.体格检查.2.肌肉磁共振成像:可探知肌肉的受累范围,用以诊断分类和治疗管理.它也可引导最合适的活检部位.3.肌电图检查:以针电极插入到骨骼肌,在细胞外记录、放大,并通过示波器显示肌纤维的电活动,用于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4.病理活检: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5.血清酶测定:高水平的血清肌酶是肌肉受累的标志性参数.在疾病急性期,肌肉损伤释放到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是最敏感的肌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也可升高.6.自身抗体:帮助诊断,也有助于肌炎进一步分类.
1故障现象有创血压不能调零.按压调零键5s内,示波器显示基线在零位,但是过5s后基线自动跳到零位下方,在应当显示的零位处显示一个"?".
我院自1998年以来为抢救致命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或合并其它脏器功能衰竭,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危患者26人次,采用漂浮起搏电极导管,经皮穿刺右侧颈内静脉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取得十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26例患者,男18例、女8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1例,心肌病4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药物中毒2例,风心病心衰2例,原因不明的显著缓慢性心律失常2例.心律失常类型:Ⅲ°AVB10例,严重窦缓9例,慢-快综合征3例,窦性停搏4例.全部病人均取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即自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顶端刺入,针头指向骶骨尾并向外侧,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缘平行,对着同侧乳头,使穿刺针与额平面呈30~45°角,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送入6F动脉穿刺鞘管,沿鞘管外鞘送入5F漂浮起搏电极导管,将导管送入15 cm左右时,将导管末端与临时起搏电极正、负极相联接并开启起搏器(预先将起搏电压调至3 V,起搏频率调至70 ppm,感知灵敏度1.0 mv),同时将起搏电极球囊充普通空气1 ml后关闭气阀.缓慢推送导管,同时观察体表心电示波器电信号,当示波器显示电脉冲信号后出现P波时,说明电极头端在右心房.再推送导管15~20 cm,并缓慢调整电极推送的角度,当看到偶发室早,短阵室速(此时回撤导管少许可自动终止),或电脉冲信号后出现确切的QRS波群时,说明电极已就位于右心室,此时可将放气阀打开,导管头端即可与心内膜更为确切地接触.此时可稍移动电极方向或略推送导管,测定起搏阈值并将起搏电压调至阈值之2倍后,观察起搏效果确切后,并观察QRS波群后ST段略有抬高,一般达0.2~0.3 mv,即可缝扎固定动脉鞘管于颈部皮肤上,同时固定外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