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前提条件,本文综述并探讨了各种促宫颈成熟的方法.宫颈成熟的成分宫颈成熟主要指宫颈变软、消失和易扩张.妊娠晚期特别是临产前,宫颈的生化成分、组织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发现,这种变化类似炎症反应[1],宫颈局部有较多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其中白介素1β能刺激宫颈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使胶原酶、弹性蛋白酶释放增加,从而胶原降解、含量降低、平行排列结构及交联大幅度减少,而亲水性强的氨基葡聚糖如透明质酸等增加,使宫颈含水量增多,加上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弹性纤维水解增加,使宫颈扩张能力明显降低乃至消失,在宫腔压力作用下,宫颈扩张,完成分娩.
目前,用于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染色体易位或其融合基因检测的技术方法很多[1],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最为常用[2,3].然而对于一些形态学缺乏特征性排列结构的小圆细胞肿瘤,运用RT-PCR技术对不同融合基因逐一检测和排除,也存在检测程序繁琐、耗时、耗材等不足.针对此问题,我们设计了多重引物,应用多重RT-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STS融合基因的表达,建立一套稳定高效、适合临床常规STS融合基因表达检测的分子诊断方法.
患者,女性,22岁.因停经18周,破水2天而入院.妊娠期自觉无不适,无感冒、发热病史,无代传染病史,无服药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生育史孕1产0.超声所见:双顶径6.4cm,头围21.6cm,脑中线居中,脑室正常结构消失,呈液性暗区,正中线漂移征(+).脊柱纵切在腰骶椎处双排串珠样排列结构中断,横切腰骶椎处椎体失去正常结构.胎心142次/分.腹围19.8cm.羊水3.2cm,欠清晰.胎盘位于右侧壁(图1).超声诊断:单胎,胎儿存活.脑积水并脊柱裂、羊水少.术后所见:引产后尸检证实脑积水、脊柱裂存在.
目的 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 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ACC以女性多见,发生在颌下腺和腮腺居多(7/9),瘤细胞按排列结构不同可分为筛状型、小管型和实性型.结论 ACC是涎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瘤细胞似基底细胞,早期常侵犯神经,易复发.临床多采用手术扩大切除辅助放疗等综合治疗.
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的临床修复一直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之一.肌基膜管是通过去除肌细胞而得到的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它不仅有效的保留了完整的基膜,而且肌基膜管内部的排列结构与神经膜管类似,它们能够为再生轴突的生长提供足够空间,可根据需要做成特定的形状.肌基膜管作为一种生物支架桥接受损伤的神经纤维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肌基膜管的制备、本身的结构特点及在神经缺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临床资料:患儿,女性,1岁,哈族.出生时即发现骶尾部有一儿头大肿物,质地不均匀.肿物随患儿生长而增大,伴有排大便困难.查体;身长64 cm,体重11.5kg.骶尾部可见31 cm 24 cm 14 cm大小的肿物,肿物与患儿骶尾部相连,呈球形,基底部宽广,表面凹凸不平,实囊感,可触及肋骨状条索排列结构.患儿肛门及部分外阴部因受压而向前移位.直肠指诊直肠向腹侧明显移位拉长受压狭窄.腹股沟区淋巴结无肿大.血aFP为100 ng/ml(正常值>25 ng/ml:CT检查可见起自盆腔的巨大肿块影,边界光滑,其内密度不均,可见钙化、液化区及脂肪组织影,骶骨骨质缺如,肿块自然缺如Ⅰ处突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