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中医药发展规模、财政投入、内涵建设以及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近年来都明显提高,但面临严峻的形势、服务能力、人才培养以及特色优势等方面的困难,提出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即中医药发展特色化、中医药服务基层化和人才、专科、名院发展整体化,以满足广大群众的中医药健康需求.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是医疗机构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对中医医院来说,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医疗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人才建设方面应该有新思路、新理念,只有创新引才、育才方式,将人才建设纳入医院整体的战略发展,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医疗大环境下,更好地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能力,让整个医院在始终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
在药事管理的好坏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以及卫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药事管理中,中药药事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它有益于提高药事的服务水平,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对中药药事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借助"问卷星"问卷调查网站,于2017年6-7月对中医健康管理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进行调查.共完成问卷369份,独立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地址333份.通过筛选剔除,获得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87.8%.通过分析认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在我国的认知度较低,需从社区医院做起,加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宣传力度,以期提高其认知度并使更多人接受.
本文以道地药材黄连的研究为例,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分析,运用ISSR等方法考察其遗传型,采用HPLC、1H-NMR及NIR等方法对化学型进行分析,并从抗内毒素、抗微生物的生物热力学,以及治疗糖尿病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等角度考察其药效型,综合分析其相关性,初步建立了基于黄连生态型、基因型、化学型和药效型的道地药材品质评价方法,同时建立了结合道地性的黄连规范化质量标准,为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黄连品质评价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医是我国三大国粹之一,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融会贯通、发扬创新是对新时代中医人才的要求。此次公益项目首期培训班由北京仁医堂国医馆全程资助,旨在通过开展研修班以更好的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总结和推广其临床经验,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进而培养一批具有中医药思维、掌握中医药技能、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人才。此次研修班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北京仁医堂国医馆承办,北京市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协办。
中医不仅是医学,也是文化,是人文科学与医药科学的统一,体观了东方文化的底蕴和思维.其特色讲求从整体联系、功能、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和疾病演变,以及个性化的辨证施治,阴阳平衡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天然化的用药取向.
三伏药贴是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穴位(所谓"天灸")的一种外治法.此法以中医"春夏养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理论为本,于伏天使热药之力透入特定穴位以助阳,治疗某些冬季易发的寒性病(如哮喘等),取得"冬病夏治"的效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以及各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基金所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同时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科前沿论文、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面向中国,兼顾国外。立足中医基础医学,兼顾临床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振兴中医基础医学研究,促进中医药科学的进步。 发表范围 1 本刊刊载的内容以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藏象学、中医治则学、中医治法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体质学、中医病理学、中药学基础、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主,兼顾中医新兴学科的发展。
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应着力凸显自身中医中药特色,与西医院校形成差异化竞争;应集中精力发展与兄弟院校相比存在比较优势的学科,形成品牌效应;需要整合学科资源,以抱团提升实力,同时整合科研平台,以提升科研平台建设和使用的效率;需要建立健全人才梯队,以培养自己的领军人才和大师;需要积极引进关键设备和技术,从而为学科的发展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需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使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促动;同时还应制定绩效考核和长远规划方案,使学科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在中医院校开设基础医学课程是培养中医药人才具备现代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系统地、科学地、严谨地进行基础医学课程的顶层设计成为合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基于中医药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及其评价标准一体化设计”的教改方案有望为中医药院校的实验教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前,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超级细菌的出现和抗生素自身的缺陷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医药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不仅中医的治病理念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不容易激发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中医药的治疗费用也更加低廉.
岳阳市中医院是湖南省岳阳市唯一的一所地市级中医院,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医院始建于1957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湘北地独具中医药特色的中西医并重的医疗救治、预防康复、保健疗养、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龙头基地.在医院的建设发展中,我们坚持面向人民群众,面向社会需求,弘扬中医药文化特色,发挥中医药整体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加快医院品牌建设与综合实力的提升,取得了两个效益同步增长的实效.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普及,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中医药理论、中医医疗模式、中医药秘方及相关成果、中医药人才等面临严重挑战,特别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中医教育、科研、医疗模式、宏观管理等关键因素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近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中医药服务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同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作为上海市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积极响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沪府发〔2010〕22号)和《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不断探索新时期农村中医药工作。
目前,国内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存在总体水平较低、发展重点不突出、未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等状况。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室基础设施、相关设备等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中药制剂的研发未能与“三名”(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有机结合。部分医疗机构在中药制剂室的建设和中药制剂的研制中偏重于盲目求全,未能充分依据自身的重点专科特色。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有关规定不能充分体现中药制剂的特点,在法规的实际执行上存在认识偏差。如各地申请人和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注册、理解有偏差,执行过程中不统一。此外,医疗机构制剂存在定价偏低,与物价水平不适应,纳入医保报销的范围不够广泛等。
在"突出特色,立足提高"原则指导下编写的<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简称<中国药典>),确实于突出中医药特色,大幅度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可喜可贺.作为代表国家水平且具法典性质的药典,其编写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国外尚无同类药典可资借鉴,操作起来难度更大.为使药典日臻完善,本文从临床角度提若干意见,供编写新版药典参考.
道地药材是中医临床长期、反复实践中产生的、公认的优质中药材,它的形成与我国特有的生态地理、文化背景及中医药理论有关.由于道地药材独特的优良品质,其经济价值往往不同一般.近年来,对道地药材的掠夺性开发加之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致使许多道地药材濒于灭绝.因此,开展道地药材的研究不仅能体现中医药特色,而且是保证中医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说,在几千种中药当中,道地药材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部分,尤其是近些年来,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道地药材进行研究,使道地药材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系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距离阐明药材道地性的科学内涵,从理论上有所创新来振兴中药学术还相差很远;为此,作者在回顾道地药材研究现状,找出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研究所遵循的途径及相互关系,提出应结合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为今后道地药材的研究提供参考.
整体观的运用体现在证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并参考不同体质,辨证施治通过调节整体而改善局部病变,是中医学整体观具体运用,形成了中医药的一大特色.根据中医辨证,分别采用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芳香温通药、温补肾阳药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过度炎症反应、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等局部的病变有显著改善作用,从而体现了中医这一特色.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复方中的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中药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了解和掌握中医扶正祛邪、辨证论治及君臣佐使等配伍规律的必由之路.尽管数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阐明中医学的方药理论,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但由于中医药理论的复杂性,至今难以为其疗效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我们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及仪器设备,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并能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创新道路.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中药复方的研究状态及方法作一回顾,并为复方中开发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药物提供思路[1].
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已处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转型的关键时期.从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分别成立4所中医学院发展到现在,全国已有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院校25所,学生人数近50万人,中医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全国高教体制改革中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使中医药高等教育掀起改革的高潮.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何抓住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好时机,建立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在完善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和文化行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中医院如何在西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已成为中医界最需直面的问题.我院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敬请同行指正.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各下属单位近年开展的国家级、院级继续教育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Microsoft 2007 excel和GraphPad Prism Version 4对数据进行统计.近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国家级、院级继续教育项目共计1 101项,医疗机构是主办项目最多的单位,项目涵盖学科广泛,中医临床类和基础类项目居多.研究结果显示各单位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继续教育项目,突出中医药特色,从培训目标、制定政策、提高质量、统筹管理方面对继续教育项目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中医医院要传承中医之精髓,大力推广中医药特色传统疗法,须明确中医医院的建设发展方向,提高医院内涵建设.文章结合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实际提出一些探讨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甲流的防治工作中,要善于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和优势,中医院要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在甲流和其它流行病传播时,一定要迅速行动,深入一线,亲自诊查患者,诊断和辨证论治要准确,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确保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特色是一直讨论的话题,其中的内涵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盲目地强调特色可能会给工作造成失误.文章从中医院的中医药特色、目前特色的优势、弘扬特色面临的困难及如何弘扬中医药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是由国家和自治区共同投资兴建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自治区级中医医院机构.医院现有职工163人,开设病床170张.卫生技术人员136名,占83.95%,其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87.9%.医院设有中医特色专科1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1个,院级特色专科(专病)13个.全院年门诊量16万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 00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达80.93%.
中医医院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必须明确中医药特色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中医医院的建设方向,明确中医医院管理的主要方法.只有使中医药特色在概念与形式上“形与神俱”,中医药特色成为中医医院的优势才能实现.
目前,我国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中医药特色不突出、优势发挥不明显、中医药应用率普遍偏低、中医临床疗效降低,以及为维持经营普遍存在“西化”等现象.文章分析了中医药特色不突出的原因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结合潍坊市中医院实际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中医院立足青海、立足高原,坚持"以中医为本,两医支撑,中医做优做强,现代医学跟进跟上"的办院理念,加快继承创新,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走人才强院、科技兴院之路,走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之路,走建设现代化中医院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又符合自身特色的高原医学的路子,带动了高原中医药事业的快速、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