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中药治疗200例皮肤病临床观察:方法用防风通圣散加减,疏风解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疗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效果确切;结果疗效显著,多则2周,少则5-7天,迅速止痒而痊愈.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又称刘河间,皇帝赐予"高尚先生"称号.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约生于北宋大观四年(公元一一一○年),卒于南宋庆元六年(公元一二○○年).他出身贫苦,早年因母亲病不治而死,便立志学医.他大半生云游四方,谋食于江湖,医术精湛,成为金元四大家之首,寒凉派的代表人物,学术上以倡言"火热论"著称,对后世影响较大.他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消论>、<宣明论方>等书.其中最著名的<宣明论方>,是根据<内经>解释病源,其有独特之处.他自己独创的方剂--"防风通圣散",用药达十七味,为表里双解的有效方剂,直到目前,临床上仍在应用.
目的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居院内感染首位,特别是老年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易引发,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研究旨在探索有效防治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观察100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随机以单双号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应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防风通圣散治疗.观察患者在入组后第3、7、10、14天C-反应蛋白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第7天和第10天C-反应蛋白为(37.6±23.6)mg·L-1、(12.5±9.3)mg·L-1,而对照组第7天和第10天C-反应蛋白为(50.3±28.6)mg·L-1、(20.3±12.8)mg·L-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第7天和第10天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防风通圣散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方案,可减少病程,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肥胖患者体内多湿,防风通圣散从表里分消、前后分消治湿.防风通圣散用于治疗肥胖有三十余年历史,已有不少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发现该方具有减轻体重、降低体脂含量的作用.近十余年研究发现该方还可影响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脂肪沉积,并能调节多种脂肪细胞分泌因子[包括胰岛素、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解偶联蛋白(UCP)-1、酰基化胃促生长素、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等],从而改善代谢紊乱.文章对近年来防风通圣散治疗肥胖的疗效和潜在机制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防风通圣散"方出自金元名医刘河间<宣明论方>,是刘氏所创一首名方,全方由荆芥、防风、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等药组成,是针对外有表邪,内有实热,表里三焦俱实之证而设;
防风通圣散出自<宣明方论>一书,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创立的方剂,本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荆芥、麻黄、薄荷叶、连翘、白术、黑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共17味药组成,研为细末,制成散剂服用,现临床成药常制备为水丸,即防风通圣丸.
2001年3月-2004年3月,我们用防风通圣散治疗麻疹患者20例,并观察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防风通圣散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现将治疗的4例报告如下:1聚星障患者女,26岁,工人.初诊主诉:右眼红、畏光流泪、视物模糊2天.追溯病史:10天前患重感冒,曾静脉滴注青霉素,服用康泰克胶囊、感冒清片等药而愈.
防风通圣散出自刘河间<宣明论>,为治风热雍盛、表里俱实之要方.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中风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目的 探究防风通圣散在治疗银屑病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间在潜江市皮肤病防治院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予防风通圣散加减汤剂口服加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依曲替酸治疗,连续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好转,其中治疗组痊愈48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0.0%,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痊愈32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治愈率47.6%,有效率为91.2%,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别(P<0.05),但有效率无显著差别(P>0.05).随访后治疗组复发率为3.3%(2/60),对照组复发率为10.3% (7/68) (P<0.05).结论 防风通圣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效果显著,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少,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目的 探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颜面部激素耐药型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gE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颜面部激素耐药型过敏性皮炎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42例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添加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gE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06,P<0.05);观察组治疗后促炎因子IL-6、TNF-α和IL-8出现显著降低(P<0.05),抑炎因子IL-10出现显著降低(P<0.05),血清IgE水平出现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DIQI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颜面部激素耐药型过敏性皮炎,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优于传统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病人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西药治疗以扩张血管为主,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适当缓解,但是停药以后,头痛病又会反复发作.防风通圣散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满意,且不易反复发作.
阴虚胃热型--用防风通圣散加减中医学认为,阴虚胃热型肥胖主要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甜品、面食、肥腻以及辛辣等食品引起.症见平素饮食狼吞虎咽,但仍觉腹中空虚,肥胖不堪,怕热多汗,动则喊累,双颧潮红,手足心热,或午后低热,舌红少苔或苔黄,脉细数.
表里双解剂即表里同治、内外分解的一类方剂.表里同病是指表有寒邪,里有气血郁滞或气郁化热的表里同病病变,这时仅用解表药,则里邪不去;仅治其里,则引邪入里,表邪不得解,故须考虑两者兼顾,应用表里双解之法,使表邪去而营卫调.防风通圣散为表里双解的代表方剂,此方是为表里俱实的风热证而设,民间流传“有病没病,防风通圣”之说.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颗粒内服联合离子导入治疗睑皮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门诊确诊为患有睑皮炎的患者58例,采用口服防风通圣颗粒(3g/袋,一日两次,一次一袋)及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生产的DY-多功能眼病治疗仪,离子导入防风通圣颗粒过滤液,部位为上下眼睑,时间40分钟,电流强度常用1mA,每日一次,两周一疗程。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结论:防风通圣散颗粒内服联合离子导入治疗睑皮炎有确切疗效。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服用防风通圣散,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口服特非那丁60mg,每日2次,甲氰咪胍、脑益嗪各25mg,均每日3次.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4.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防风通圣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散联合火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扁平疣患者63例,依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防风通圣散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差1例,对照组主动要求退出研究2例,均剔除,96.83%(61/63)的受试者完成研究.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过敏、晕针、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异常.结论 防风通圣散联合火针是扁平疣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运用.
防风通圣散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泻热通便、益气养血之功.笔起以此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脂肪肝、习惯性便秘、产后发热等病证疗效显著.兹举验案如下.
张克敏系山西省中医学院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张老师运用防风通圣散的临床经验进行整理,以飨同道.
目的:研究防风通圣散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取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2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2只(予普通饲料),造模组48只(予高脂饲料).在给予高脂饮食后的第2周开始,将造模组的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2只,防风通圣散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各12只.至造模10周末,防风通圣散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防风通圣散生药6,12,16 g·kg-1 ig qd干预2周.各组饲养方式不变.然后静脉取血进行生化检查,处死动物,取新鲜肝脏制备标本.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肝功能、血脂指标,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均有明显的升高、加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防风通圣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防风通圣散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恢复肝组织的结构,减轻肝细胞的损伤,保护肝功能,降低血脂参数.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AST、ALT、TG、TC)的干预作用,以及对水甘油通道蛋白9(AQP-9)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防风通圣散干预NAFL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完全随机分为5个组,正常、模型对照组;防风通圣散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每组各12只,治疗组剂量分别为16,12,6 g·kg-1 ig qd.正常和模型对照组予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于造模第6、8、10周末,取大鼠肝脏HE染色判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第10周后开始给予防风通圣散高、中、低剂量干预2周,然后测定AST、ALT、TG、TC,处死所有大鼠,取肝脏进行HE染色,并检测大鼠肝脏细胞AQ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AST、ALT、TG、TC指标以及肝细胞脂变程度均有明显的增高、加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防风通圣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ST、ALT、TG、TC指标降低,肝细胞脂变程度减轻,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均较模型对照组AQP-9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防风通圣散可以降低NAFLD大鼠模型中的AQP-9表达的水平,能减轻NAFLD大鼠肝细胞脂变性程度,改善肝功能,调节脂质水平.推测通过抑制或阻断AQP-9表达可能是防风通圣散干预N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防风通圣散出自古方《宣明论方》,主要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滑石、生甘草、荆芥穗、白术、栀子等组成,有发汗达表、泻热通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于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刺血拔罐疗法系点刺出血加拔罐的方法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刺血拔罐配合防风通圣散熏洗治疗银屑病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为常见、多发性皮肤病,笔者运用防风通对散加减治疗荨麻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水痘的疗效,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相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安全性均较高.结论:使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水痘,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加快解除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可考虑借鉴使用.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失衡,细胞内脂质异常积聚,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种疾病.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目前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减肥和运动,必要时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药,疗效并不肯定[1].加上患者对减肥和运动的坚持性不足,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仍居高不下."脂肪肝"之名未见于中医古代文献中,根据临床发病特点.一般认为脂肪肝属于中医的"积聚"、"痰痞"、"痞满"、"瘀血"、"胁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脂肪肝起因多为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过度,或感受湿热疫毒,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以及气滞、疫气等,其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而成.
目的:探讨防风通圣散(丸,颗粒,汤)临床应用的文献分布规律,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题名或关键词为“防风通圣散”或“防风通圣丸”或“防风通圣颗粒”或“防风通圣汤”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各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3月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对文献进行管理,对文献年代分布、期刊来源、主治疾病、研究机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有效文献297篇,文献发表近十年呈现递增的趋势,发表于135种期刊上,主治疾病最常见的是荨麻疹、肥胖和痤疮.结论:防风通圣散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和代谢障碍疾病,其作用机制有待研究.
防风通圣散出自<宣明论方>,为解表攻里的代表方剂,后世医家采用者不乏其人.本方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黑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十六味药物组成,全方有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功,笔者每遇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者,以此方化裁主之甚效,择举三案例如下.
防风通圣散是一首主治表里俱实之证的有效方剂,在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都应用广泛.该方在眼科疾病中也运用颇广,现择验案数则,以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