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莫康定B0是棘白菌素类化合物,其半合成衍生物卡泊芬净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其他抗真菌药的患者的侵袭性曲霉病.然而,通过发酵产生的纽莫康定B0的效价较低,限制了卡泊芬净的工业生产.本研究将优化好的的培养基进行了改良,添加了4种前体物质.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油、亮氨酸、异丁醇和甲硫氨酸显著影响发酵单位;进一步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油(A)对纽莫康定B0效价的影响极显著(P<0.05),亮氨酸(B)、异丁醇(C)和甲硫氨酸(D)影响次之,最优发酵条件为A2B2C3D2即大豆油6.0g/L,亮氨酸1.0g/L,异丁醇4.0ml/L,甲硫氨酸0.3g/L时,纽莫康定B0发酵单位达到1295mg/L左右.此外,还应用正交试验验证各因素的显着性.当将kLa作为指导参数,使用A315型叶轮的100L发酵罐进行放大和工业规模生产时,与原始效价相比,纽莫康定B0产量增加了361%,并达到了2250mg/mL的水平.
目的 对产纽莫康定B0的丝状真菌(Glarea lozoyensis) ATCC 74030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进行研究,选育高产纽莫康定B0的菌株.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并将原生质体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结果 Glarea lozoyensis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为:菌体培养9d,0.6mol/L的葡萄糖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采用2% Yatalase+3%溶壁酶+1%蜗牛酶组成的复合酶系,34℃条件下酶解3.5h.经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筛选出的原生质体诱变菌株G lozoyensis Q1,其产量达1.13g/L,相对出发菌株产量(0.81g/L)提高了39.5%,且连续传代5代遗传稳定.结论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提高ATCC 74030发酵单位效果明显,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株G.lozoyensisQ1具有潜在的生产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丝状真菌SIIA-F1108发酵液中抗真菌的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正相硅胶色谱层析和高压液相制备等技术,结合白念珠菌抑菌实验进行跟踪检测,分离丝状真菌SIIA-F1108的发酵液中的活性组分;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进行分析,确定活性组分的结构.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SIIA-C 1108A和SIIA-C1108B活性组分,分子式均为C50H80N8O17,与文献报道的纽莫康定(pneumocandin)B0和C0同质.结论 从丝状真菌SIIA-F1108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两个具有抗真菌活性物质分别为纽莫康定B0和C0,其中纽莫康定B0作为合成醋酸卡泊芬净的前体物质,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