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诺贝尔奖的化学奖由一位默默无闻的日本公司开发人员田中耕一分享,成了重大新闻,使他成了媒体的焦点.但是2002年获奖者中本该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是获得生理医学奖的南非裔英籍生物学家、现在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担任教授的西德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他是公认的当代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终于在75岁高龄时,去掉了"最聪明的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绰号.对田中耕一是否有资格获奖,充满争议,而对布伦纳的获奖,却人人认为当之无愧.
他是两次诺贝尔奖得主1901年2月28日,莱纳斯·波林生于美国俄勒冈州,从那一天起,他踏上了自己充满创造的人生.他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1954年的化学奖和1962年的和平奖.
SERVIER青年药物 化学奖是中国药学会与法国SERVIER公司研究院共同设立的,每年奖励5名从事药物化学研究 的青年药学工作者,获奖人员每人奖金10,000元人民币和荣誉奖牌1个,全部奖金由SERVIE R公司赞助。从1998年开始至2000年已评选三届,第四届评选工作现在开始,现将有关事宜 通知如下: 1.获奖候选人员条件:①中国药学会会员及准备申请入会者;②年龄在37周岁以下;③ 在国内从事药物化学研究。 2.评审程序及时间:符合上述候选条件的青年药物化学工作者可直接向中国药学会学术部报 名,并报送以下材料:①个人简历,附中国药学会会员证复印件;②未发表过的论文一 篇,一式四份,全文用中文、英文均可,但摘要、结语及图表必须用英文;③两位专家推 荐书各一份,并经专家所在单位盖章。④截稿日期为2001年6月30日。联系人:黄石麟、 刘晓华。联系电话:(010)63421589;63402255-1409。邮政编码:100073。地址:北京西站 南路16号中国药学会学术部。 获奖者由评审委员会评选产生,评审时间为每年的下半年,颁奖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3.评审委员会人员组成:由中国药学会、法国SERVIER公司推荐的国家知名药物化学家组成 。颁奖仪式将在中国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上举行。
2011年10月,新一届诺贝尔奖得主纷纷出炉.在已经公布的六个奖项之中,除了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之外,其他3个奖项——物理学奖、和平奖和医学奖都“下了三黄蛋”.率先于10月3日公布的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3位得主均为免疫医学专家,分别是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Bruce Beutler)、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Jules Hoffmann)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诺贝尔评审委员会称这3名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自诞生以来,发生了"爆炸性进展",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举足轻重的分支之一.许多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发明和理论的证实,无不渗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痕迹.几十年来,几乎囊括了大部分诺贝尔生理和化学奖.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其实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生物学技术与方法是生命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必将为其提出新的挑战,而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作为现代生物学技术与方法的创造与运用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必将推陈出新,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