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中医网络随访系统在血液科的应用,制定了血液系统疾病的中医网络随访模式,作为中医网络随访系统在血液学方面应用的一种探索,以供参考.
随着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我国近年来植入永久起搏器(PMs)、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数量逐年增加,随访任务日益繁重.目前患者定期到医院随访的模式已不能满足随访要求.远程监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监测随访系统,因其多种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推出许多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本文就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s)远程监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必须定期随访,以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必要时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保证起搏器发挥其功能.发现电池耗竭时,应及时更换起搏器,以保证患者的安全.然而,定期到医院随诊,对外地患者很不方便,还需花费交通、住宿等额外费用,给患者增加负担.我院于1998年在国内率先应用了心脏起搏器远程随访系统,介绍如下.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正在电子病历、医院管理、辅助手术、医学教育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各种内镜与图像采集系统相连接,正在成为常规配置.我们自1997年始,与计算机专业人员合作,针对鼻内镜手术需要,自行研制了一套专用的多媒体鼻内镜随访系统,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目前,我国对于植入起搏器/ICD的患者随访资料,通常采用传统的纸质病历保存.大量的随访资料存在共享性差、查找速度慢、病历存放占用空间大、安全系数低、大量医学信息无法萃取利用、对患者管理不够充分等问题,急需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方法,构建合理的临床专科病案管理系统,管理相关临床资料,建立起搏人群的数字化随访管理系统.本文对起搏人群的数字化随访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作一综述.
目的:进一步做好肝病研究基地的业务建设工作和保证慢性肝病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继承、诠释、创新、发展中医肝病理论.方法:利用公有云计算平台,采用B/S架构,通过浏览器进行在线医疗管理,并同时针对医生与患者开发出手机客户端.结果:建立了一个权威、专业、有自身特色的慢性肝病随访系统,实现了对慢性肝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后长期随访的全程疾病信息收集、分析与利用.结论:慢性肝病随访系统可收集、整理、分析慢性肝病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与院后康复阶段的各类信息,从而研究中医药在慢性肝病患者康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目的: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完善,临床医生在科研时,希望随时随地调阅相关疾病的病史资料,建设高效的临床科研随访系统势在必行。方法:该临床科研随访系统是建立在临床数据中心基础上,考虑医院科研需求,通过随访信息的获取为科研提供数据基础,建立多种疾病的临床随访,并提供可以自定义的随访表单,形式灵活、用户体验性好。结果:系统可与医院的HIS、PACS、LIS等实现衔接,并支持多个医疗机构间的数据交换共享,为科研随访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结论:系统实现了各临床专科在临床、科研过程中对患者诊疗结果和病情进展进行随访跟踪,并提供科研随访数据。
目的:探讨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随访健康档案平台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大数据核心技术的分析,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建模、数据展现与应用三个方面探讨大数据在医疗随访中的应用。结果:建立基于时间轴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体现病种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更新的随访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结论:大数据技术在临床随访中的应用将更好地服务于疾病诊治、临床科研与教学、公共卫生管理的目的。
目的:分析应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体检后的追踪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4年5月至7月进行健康体检的465例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和评价,利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展开个性化追踪干预.结果:追踪干预后,体检者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升高,不良行为发生率和疾病检出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手机短信随访系统在体检后展开个性化追踪干预,有助于提高受检者的健康水平.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随访系统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外科收治的110例CHD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性护理随访,观察组建立随访护理系统,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儿实施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随访过程中再次入院率、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家属满意率及患儿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再次入院率、心血管事件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儿定期复诊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CHD随访系统有助于降低患儿出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有利于患儿预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治疗满意度.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failure,ESRF)患者长期生存的一种有效肾脏替代疗法[1],在全球范围内至少10万名ESRF患者应用PD,占透析人数的10%-15%[2].目前国内的医院多数缺乏有效的随访管理制度[3].本研究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89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1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分级随访能实时、动态、高效地掌握高危患者病情变化,解决高危患者居家腹膜透析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出院支持随访系统,建立有效的随访管理制度,提高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目的:规范PCI术后患者随访制度及数据信息化管理。方法:选取2012年度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系统提示将其详细信息录入此系统。根据患者及医务人员需求可通过病案号导出所需信息。结果:同一患者数次住院及复诊信息一目了然,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精确的科研数据;为随访中心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电话回访时间。结论:PCI术后患者随访系统建立对规范随访管理,及时了解患者用药及调整用药,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的:研究出院随访在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在出院后接受随访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访方法,研究组采用电话随访系统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满意度、随访有效率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百分比上均较对照组要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于临床推广。
根据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中关于"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癌症患者临床诊治与生存资料的登记及随访系统"要求,受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的委托,由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办,陕西省肿瘤医院协办的"全国以医院为基础肿瘤登记工作会议",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西安市召开,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赵平、副主任陈万青、陕西省肿瘤医院王安平院长,以及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16家肿瘤医院的代表30余人参加了会议.
2型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3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糖尿病患患者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目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9 200万[1].糖尿病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经济负担.目前,该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和自我监测,其中饮食治疗是基础和关键.为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我院干部门诊在建立糖尿病患者随访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现将健康教育模式和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分析目前国内妇科肿瘤患者数字化随访管理系统的现状,介绍妇科肿瘤患者数字化随访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目的、意义及设计与实现,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管理方法,提高有效随访率,为临床和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妇科肿瘤患者随访结果,从而服务于科研,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系统采用C#开发,完全融入了医院信息系统。
目的 探讨建立随访系统对提高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9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随访系统由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有计划、定期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1 a后分别比较2组生活质量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随访系统的建立可增强癫痫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降低疾病复发率.
目的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开发专用软件和实施起搏人群数字化管理.方法 利用PC机、Microsoft XP2、Microsoft Access 2003和Visual Basic 6.0,构建数据表,编制录入、查询、统计、打印等7个管理模块.录入400例植入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程序试运行与数据库优化.结果 开发出<起搏人群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与管理程序模块.共设计887个字段,由12,350条程序行实现程序模块功能.应用该系统进行400例患者的相关信息管理后发现,该系统能保证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安全性并且利用率高,并能生成部分二次统计结果,同时该系统界面友好、简洁、易懂.结论 起搏人群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起搏患者的随访质量及效率,其保证的数据完整、安全、便捷.
由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开发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管理和随访系统"(专利证书号2008SR06187,1.0版)已在珠海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系统运行2年多,很好地解决了,当前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跟踪随访难的问题,满足了本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信息化管理要求~([1,2]).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功能不够完善,经研发小组反复攻关,2008年12月使该数据库功能完善(专利证书号2009SR014914,2.0版),2009年5月实现系统升级,能满足国内各医院推广使用,该系统正在申请3.0版新专利,现对该系统2次升级情况介绍如下.
目的 探讨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61例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给予"医-护-患"三人行随访管理,结合饮食、运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进行自我监测及健康教育,共139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比较接受进入慢性病随访"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完成随访的139例患者,慢性病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人数有差异(P=0.034)、自我坚持运动的人数有差异(P=0.038)、自我饮食控制的人数有差异(P=0.025).表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依从性均逐渐增高.结论 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大数据随访健康档案平台的构造.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管理需求,从临床诊疗档案平台、随访健康数据平台、病种知识库平台、生命科学数据平台四方面探讨如何构造完整的大数据健康档案.结果 建立起基于时间轴的完整的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结论 使用大数据健康档案平台,开展临床随访工作,将实现健康治疗的闭环管理,为探索疾病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等全过程提供完整随访数据支撑.
恶性肿瘤病人出院后随访是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克服传统随访卡管理办法工作效率低、准确性差、查阅困难等缺点.我院在参考国内现有同类型管理系统的基础上[1],根据随访工作的规范和方便信息查询的需要进行改进,自行设计建立了计算机随访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功能齐全、查询快捷、数据准确等优点,投入使用后因其实用性强而深受随访工作人员及医务人员的欢迎.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出院产妇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在随访系统回复率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出院产妇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在随访系统的回复率"为主题,对活动前2月 ~14月回复率低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实施前后问卷的回复率.结果 出院产妇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在随访系统的回复率由29.9%提高到了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出院产妇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在随访系统的回复率.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出院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基于医院随访平台,回顾性分析2014年上半年实施电话随访前与2015年上半年实施电话随访后我科住院患者出院后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施电话随访后患者按时就诊率高,遵医行为及健康行为优于电话随访前,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科室的长期稳定发展.
目的 了解新生育政策下广州市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智能随访系统发送问卷的方式,对2017年7月至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娩的产后4~6周的产妇进行调查,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1019名产妇中,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3.08%.产妇年龄 、产次 、配偶年龄 、配偶平均月收入与文化程度 、近一年是否经历负面生活事件 、喂养方式 、对医疗费用有无顾虑 、母乳喂养经历及分娩镇痛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089、24.729、15.074、8.181、31.963、31.630、16.968、8.741、20.689、4.736,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负面生活事件(OR=3.231,95%CI:1.965~5.312)、混合喂养(OR=1.816,95%CI:1.377~2.394)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配偶的平均月收入在6000~10000元(OR=0.405,95%CI:0.188~0.871)及>10000元(OR=0.256,95%CI:0.119~0.555)是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 产妇产后4~6周抑郁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相关人员及组织应重视产后抑郁的筛查与评估,以便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对预防及减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创建良好的母婴健康环境有现实意义.
目的:介绍一种具有专科特色的基于肝病住院病人临床资料管理的数据库软件设计使用及其开发前景.方法:基于医院感染科临床工作和科研经验,参考国内外医学领域已经发表的专科数字化随访系统的研究文献,设计具有满足肝病病人随访治疗及医务工作及相关人员科研需求的肝病登记表;采用微软公司Access数据库搭建数据库平台,Power Builder 0.0作为软件开发工具开发软件.结果开发出的<全数字化肝脏疾病科研随访系统 V1.0>可以全面收集肝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提供科研依据.用户界面友好,便于数据输入、查询、修改、打印、导出到Excel表、备份等;系统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能满足专科临床数据管理的需要.结论:经过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的使用,该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兼容性可靠,专科特色明显,实现了慢性肝病病人临床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随访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出院病人或患慢性疾病的病人进行医疗追踪服务,医生可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治疗建议,对病情复发和恶化的病人可安排重新住院治疗;另一方面便于医生对病人跟踪观察,了解预后情况、远期疗效及新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掌握第一手资料,积累经验,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在对临床资料的总结中,无论是回顾性或是前瞻生研究,论文的结果部分都会涉及到近期疗效和(或)远期疗效的评价,而且不少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追踪治疗,因而临床随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随访率偏低、随访内容不全面、对随访结果的分析深度不够,必然影响我们自己对临床工作的客观评价[1].随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具体内容之一,医疗随访系统有帮助提高这种医疗服务质量.有益于促进病人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促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增加医院、医生对患者的亲和力,促进医院的住院率和门诊看病率的提高.
目的:针对目前随访工作存在随访手段单一,随访率低、随访质量差以及专业人员、硬件设备缺乏等问题,开发用于临床医学及科研的喉癌患者随访系统。方法基于微软WINNT 4.0 Server服务器操作平台,运用SQL Server数据库、VB.NET、ASP.NET技术开发,并在局域网和公知服务器上运行。以数据库及Web服务器为基础,结合管理终端外连调制解调器、GSM/GPRS/CDMA双频通信芯片并支持EGSM900/1800Mhz双频通信的短信猫、耳麦式电话机、打印机、医用影像胶片扫描仪。结果成功开发现代化喉癌患者随访系统,该系统主程序安装于服务器,借助互联网提供面向患者主动随访信息采集页面,同时外挂语音通信、短信平台、影像学胶片扫描仪及打印机等终端,可自动发送短信提醒到期随访患者,并自动安排语音随访或打印随访通知信件,对到期随访患者进行被动随访提醒,随访数据集成管理并对可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论该系统集主动随访和被动随访功能为一体,具有先进性、友好性、可扩充性、经济实用性及安全性,为喉癌患者提供多个随访途径,利于患者临床治疗及科研成果产出。
出院患者的跟踪随访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可以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和恢复情况,观察医院对患者诊断、治疗的准确性,研究提高诊疗水平,避免或减少失误.近几年国内对出院患者的随访和健康教育主要是集中在电话随访和社区家庭随访方面[1],我院认真贯彻全军为部队服务工作会议精神,拓展为部队服务“双全”模式,着眼“保障打赢、服务部队”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官兵至上的原则,开展了出院军人随访工作,同时将军人随访积累的成功经验也应用到了地方患者身上,但是过去我院采用的随访模式基本上是传统的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模式,随访的内容基本都采用手工记录的方式.
阐述流产后关爱的重要性,介绍流产后关爱随访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实现环境及功能模块,包括患者管理、随访管理、随访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等,分析其应用效果,指出该系统有助于提高随访成功率及患者就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