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广东番禺儿童公园发现明代古墓中出土一具人骨遗骸进行人类学鉴定和塑化保存.方法 根据遗骸各相关骨块的结构标志、牙齿磨耗程度、长骨的长度等特征,按邵象清、吴汝康等的人体测量方法,对其年龄、性别、身长等分别进行鉴定;并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对该古尸骨骸进行塑化保存.结果 此人骨骸为女性,年龄在60~65岁,身高约为155~160 cm,经塑化保存3个月来效果良好.结论 该古尸骨骸的鉴定和塑化保存对研究广州市番禺明代社会发展,增强广州市精神文化建设软实力,增添了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料和历史见证.生物塑化技术是长期保存出土古尸骨骸的有效途径.
目的探讨包括骨骸和服饰在内的生物类文物标本优质保存的新途径.方法采取本室获得正式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对鹤山市出土的明代古墓骨骸和陪葬品木梳、发簪及馆藏的民族服装进行塑化保存.结果塑化后的骨骸、木梳、发簪和服装等文物具有类似塑料的性能,表面的色泽花纹、外形大小等与塑化前保持一致,硬度和柔韧性较塑化前有所增强,经2年跟踪观察,外形质地完好如初.结论本专利技术是保存生物类文物标本的一条新途径,既适用于新出土的骨骸和陪葬品,又适用于馆藏的绵织品等生物类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