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与高原】相关文献(2)
  • 高原地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高原病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06年2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急性高原病(AHAS)的发病特点、机制及相互关系.方法通过高原(低氧)和平原(常氧)+内毒素诱导的绵羊肺淋巴造瘘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比较高原(AG)和平原(FG)两组肺动脉压(Ppa)、肺嵌压(PAW)、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水质量[肺淋巴流量(Lunglymph flow,QL)、肺通透表面积(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PS)、肺淋巴液蛋白和血浆蛋白含量比值(L/P)];通过统一的SIRS评分标准对平原地区(海拔430 m,西安)和中度高原地区(海拔1517 m、2261m,兰州、西宁)ICU患者和胸外科开胸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对比观察术后SIRS、MODS评分的变化趋势、发病率和结局的差异.结果平原地区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的Ppa、PWP、QL、PS、L/P和高原地区(3 780 m)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平原ICU患者满足SIRS诊断标准二项、三项及四项标准的发病率分别为59 1%、27.2%和12.1%;2个脏器和3个脏器满足MODS评分诊断者分别为50.0%、56.1%.中度高原(1 517m)地区ICU病人,满足SIRS二、三及四项标准者分别为91.2%、78.9%和38.6%;2个和3个脏器满足MODS评分诊断标准者分别为66.7%、28 1%.在平原地区开胸术后的PaO2全部≥80 mmHg,中度高原地区(1517 m、2261 m)全部≤60 mmHg.结论由内毒素和/或缺氧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早期可能有共同发病基础,同属混合型肺水肿性质.高原重创刺激可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启动全身炎症反应效应,其量化指标在≥1 500m地区已变的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 MODS 发病机制 平原与高原
  • 不同海拔高度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指标参数的对比观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STPCD CA 2003年23期

    目的动态观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关指标参数的特异性及其与平原地区的差异.方法将当日转入外科ICU的病例统一按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前瞻性多功能监测,对其中符合平原MODS评分诊断标准的37例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本课题组同期调查的平原地区病例作对照,探索其间的异同点.结果兰州地区MODS的APACHE-Ⅱ,APACHE-Ⅲ,PaO2/FiO2,肌酐(Cr)和GCS存活/死亡评分比分别为14.57/24.71,49.22/93.29,138.19/139.56,137.78/253.96和1.09/2.43;P<0.001,0.001,0.052,0.147,0.952,0.001;西安地区分别为18.23/22.77,64.08/85.58,237.42/179.92,186.72/350.61和2.20/2.76;P<0.930,0.001,0.001,0.002,0.009;按Marshall标准兰州地区37例中,2个脏器同时满2分级占8/37,满3分级或以上18/37,3个脏器满2分级者3/37,3分级或以上者4/37;单一脏器满4分级22/37,37例中死亡14例,死亡率为37.8%.西安地区2个脏器满2分级占18/66,3,4分级者占22/66,3个脏器满1、2分级者21/66,3、4分级11/66,4个脏器以上受损11/66,66例中死亡26例,死亡率为39.4%.以上结果提示高海拔地区除血气值明显低于平原外,其它各项指标明显轻于平原地区,但两者死亡率相近.结论两组病例均按同一调查模式同一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处理,由于海拔梯度不同,各项指标参数似有不同变化趋向,值得积累更多病例作进一步观察.

    SIRSMODS 评分分级 诊断标准 平原与高原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