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朴初先生寄给我的书信中,有一封信几乎完全是谈养生的.他说:
我国古今名人,多对饮食有嗜好之偏爱,苏轼、陆游不是常被书家引为"老饕"吗?郭沫若、赵朴初还专门为杭州普陀寺素餐馆的菜点起过美名呢.下面列举几则名人与食品的佳话.
已故佛教协会会长、社会活动家、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年轻时是个病壳子,但却活到93岁的高龄.他有一条著名的养生秘诀:“将每天当成康复日来过.”这一点,从他一首养生诗可以看出来:“不知肉味七十年,虚度自渐已九十;客来问我养生方,无他奉告惟蔬食.”大病初愈后,医生往往指导病人每天坚持做一些常规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适当运动,合理饮食,补充营养.而为了尽快恢复体质,病人在这段时间,也会循规蹈矩,极力配合.但往往,很多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在身体机器运转正常后,就将医生的话抛到了脑后.结果弄得旧病复发,好事多磨.
紫砂壶这种与文人相近的气质,吸引了历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诗人、学者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北宋苏东坡起,到明清的徐渭、沈周、吴昌硕,直到当代的刘海粟、赵朴初、韩美林等,他们或直接参与造型设计,题诗作画,托物寓意,妙趣横生.
毛笔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一种高雅的特殊健身活动.古今书法家多长寿,如久负盛名的颜、柳、欧、赵四大家,颜真卿享寿76岁,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明代书法家文徵明寿至89岁;清代书法家梁同书寿至92岁;现代书法家赵朴初寿至93岁,启功93岁.
赵朴初,著名社会活动家和书法家,在93岁高龄时逝世.长寿者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养生之法,从赵朴初的一封书信里可以看到端倪:“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餐两菜一汤,饭二两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统良好,所谓养生之道唯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