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出生几个月就开始伸手想去拿色彩鲜艳、光亮好看的东西和花朵.一岁起就喜爱听人唱歌,听故事、看美丽的画片.艺术和现实中的美引起了儿童喜悦的反应,这种反应开始是无意识的,通过美育的过程可以引导儿童从无意识的反应逐渐过渡到自觉的美感.美感是与各种情感和体验密切联系着的,它的特点是由于接触了美的事物而产生出的内心激动.因此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感受美,启发他的想象,培养他的情绪.例如,女孩子喜欢玩娃娃,妈妈就让她看看娃娃有多美,然后说:“你就当她的妈妈吧,把她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妈妈可会照顾自己的小女儿了.”
从宝宝的发育进程看,一般到3个月左右时宝宝就会出现发笑反应,只要醒着,一看到家人熟悉的面孔或新奇的画片与玩具时,就会高兴地笑起来,嘴里呵呵地叫,又抡胳膊又蹬腿,可谓手舞足蹈.另外,当他吃饱睡足,精神状态良好时,尽管无外界刺激,也会自动发出微笑.前一种笑被称为“天真快乐效应”,后一种则被称为“无人自笑”.
临床上常用的检测双眼视觉的方法包括同视机三级画片,Titmus立体图、随机点立体图、bagolini线状镜、Worth四点试验等,但这些传统检查法均为主观心理物理学方法,要求被检查者能主观表达.因此这些沿用了几十年的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赞赏的事情在全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都分享其他家庭成员的成功和快乐,使这一时刻成为愉快的聚会而不是约束;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可以经常将卡片或画片贴到门上或放在桌子上,以表示相互的爱;可以在孩子的床头上挂上两张照片,一张是他正在做父母赞赏的某件事,另一张是全家人愉快地在一起,以此提醒孩子的可爱和能力.
在一个雅静的房间里,七八个人围坐成一个环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理体验活动.主持人分发给每人一张大画片和7张小卡片,沉静地面对大家说:我们今天的心理体验活动,主题叫作"生命之舟".大家看到了,画片上是一条帆船,这是我们的生命之舟.现在,我们要做一次不知归期的远航.帆船太小,每条船上能承载的人或物品,包括自己总共7个.
一岁幼儿此阶段的幼儿,能接受单幅、不连贯的图片,但对所看到的东西还没有分析的能力.因此,可以准备一些色彩清晰、内容着重于日常生活经验或描述他所熟悉的事物的图画书或画片,让孩子熟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