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苏并传代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通过低温高速离心,细胞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其作用于1×106 cfu/mL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80 r/min振荡培养.1)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素对C.a及C.t最小抑制浓度(MIC);2)运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的方法[1],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A值,计算C.a及C.t的疏水率;3)分别向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菌悬液中装载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 AM),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链素作用后的C.a及C.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血链素对单独培养的C.a及C.t的MIC为0.25 g/L;血链素对等量混合培养的C.a及C.t的MIC为0.5 g/L.2)血链素作用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细胞表面疏水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链素的作用下,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链素可以导致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降低.血链素可以导致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增强.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生长曲线的影响.探讨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作用P.g,于37℃厌氧培养:采用微量液体对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素对P.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选用不同浓度的血链素作用P.g,分别于0、4、8、12、16、20、24、48 h时测定各组细菌悬液在590 nm波长处的A值,并绘制生长曲线.用Fluo-3/AM负载P.g细胞内钙离子,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a2+荧光强度变化.结果:血链素对P.g有显著抑制作用,其MIC为0.0625 g/L.血链素作用后,P.g的生长曲线在8~16 h发生显著改变,对数生长期被延迟了8h.血链素作用后,P.g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血链素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血链球菌细菌素可导致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增强.
目的:探讨血链素的抑菌动力学特点;2)检测3种念珠菌菌体细胞内无机磷和大分子物质泄漏情况;3)观察血链素作用3种念珠菌后,菌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抑菌法观察血链素分别对C.a、C.t及C.g的抑菌动力学特点;分别检测血链素对C.a、C.t及C.g菌体细胞内磷外泄量及紫外吸收物质渗透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血链素作用后的C.a、C.t及C.g菌体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血链素对C.a、C.t、C.g两两之间的抑菌动力学特点存在相似性,且血链素对3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均在24h达高峰.经血链素作用的C.a、C.t及C.g菌体细胞内无机磷及大分子物质发生泄漏.通过SEM观察:血链素对C.a、C.t及C.g作用24 h时菌体细胞表面出现凹陷、缺损,菌体呈现不规则形态.通过TEM观察:血链素对C.a作用24 h时,菌体细胞皱缩,细胞壁及细胞膜结构分界不清,细胞核消失,胞质不均匀;血链素对C.t作用24 h时,菌体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质固缩,细胞壁及细胞膜连续性破坏或断裂,细胞核溶解;血链素对C.g作用24 h时,菌体细胞膜及细胞壁呈现凹坑状缺损,胞核消失.结论:血链素对C.a、C.t及C.g具有相似的抑菌动力学特点.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菌体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的抑制作用及形态学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分别作用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下80r/min振荡培养.培养12h时,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血链素的抑菌活性;每2h测1次各组菌悬液的A值,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血链素对C.a及C.t生长曲线的影响.在血链素对C.a及C.t的作用过程中,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菌体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在1 g/L血链素作用后菌落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链素作用后,C.a及C.t的生长曲线在6~14 h发生显著改变,对数生长期被推迟8h.血链素作用后,C.a及C.t的孢子及菌丝表面出现“盘状凹陷”形态.结论:血链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血链素使C.a及C.t的对数生长期推迟.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C.a及C.t的菌体形态发生改变.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简称血链素)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1)复苏、传代并鉴定血链球菌标准菌株ATCC10556、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33277.2)将血链球菌低温高速离心、细胞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之作用于P.g,于37℃厌氧培养48 h.3)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接触模式,观察血链素作用前后P.g菌体的形貌变化.4)利用AFM测定血链素作用前后P.g的力-距离曲线,并计算黏附力及杨氏模量.结果:1)通过AFM的观察:P.g在血链素的作用下,菌体直径缩小、平均粗糙度及平均峰高度增加(P<0.05).2)通过AFM的观察:血链素作用后,P.g的黏附力、杨氏模量显著降低(P<0.001).正常P.g的黏附力平均值为(0.70±0.10) nN、杨氏模量平均值为(5.54±0.16)MPa;经血链素作用后P.g的黏附力平均值为(0.50±0.10) nN、杨氏模量平均值为(3.97±0.64) MPa.结论:1)血链素可引起牙龈卟啉单胞菌形貌特征发生改变.2)血链素可导致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黏附力及杨氏模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