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周国平,在哲学家、作家和学者这三个身份中,你最看重哪个.他说,都不看重,我只看重一个身份,就是父亲.他说,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光是当上爸爸的时候,每一天都有惊喜,充满了幸福感.两年前,我也光荣地成为了母亲.当看到粉琢琢的孩子时,一切的疼痛都算不了什么,心甘情愿地去承受.有时候,什么都不愿意做,就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他,时光静好,岁月无惊.
<天蓝色的彼岸>——用童话解说死,生动地描绘了死后灵魂从了断尘缘到走向新的生命轮回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它教导我们:要珍惜生命,但不必畏惧死.——周国平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到底可歌可泣。”周国平如是说。
是啊,有谁生下来就有名字、身份和地位?但是又有谁不会赋予名字、身份和地位?在漫长的道路上,我们将一件一件穿上这些外套,就像戴上一层一层的面具那样。把生命给隐匿了,展现给另一个生命,或绚丽或平淡。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黄洁夫现身之处,总会迅速成为火爆的“新闻现场”。
2014年8月16日上午,国家会议中心大会堂里,一场大型电视现场对话“战火正酣”,这是2014中国医院论坛的主论坛。论坛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主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黎介寿和秦伯益、电视剧《心术》导演杨阳、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资深媒体评论员石述思等特邀嘉宾分别从“医学、医院、医生”三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医患之间如何增进理解、构建和谐,并各自发表看法,引发现场观众共鸣。论坛主席黄洁夫会长即席发表了“怎样才是实现了中国梦”的讲话。
我最近一口气看完周国平先生著的新书《把心安顿好了》,掩卷自思体会颇深,对心灵也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书中,周先生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有钱又有闲当然幸运,倘不能,退而求其次,我宁愿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我爱闲适胜于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喜欢周国平先生的这段话,崇尚简约、超脱的生活方式.我想,人的一生中,在每个人的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或深邃、或浅显、或伸手可及、或无疾而终.能追逐自己的梦想,是人生的一种洒脱.
单纯的人也许傻,复杂的人才会蠢。--周国平《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也许,人们会说:复杂总比傻好吧!但事实表明,并不见得。生活中,特别是涉及健康问题,简单与单纯,有时远比复杂较真来得好!
徐女士,原上海环卫学校图书馆职工,2000年底得了胰腺癌,中山医院剖腹探查时见癌已裹住大血管,主刀的医生只能摇摇头,关了腹。紧接着,接受我的中医药治疗。徐女士有一种很好的性格,单纯,大大咧咧的,好像什么都不往心里去似的。家属哄她说胰腺全切了,她就真信了,一点不纠结。术后很长时间,她心窝下痛,其实是癌痛。问我为什么,我告诉她是刀疤痛,她也信了。约半年后,症状都消解了,想上班,我同意了,她也就上班了。结果,上班后没多久,一位多嘴的同事让她知道原来癌肿没切掉,换作别人,肯定急。但她也没特别的反应,自己很想得开。说反正已不痛了,没有任何不舒服,它(癌)愿意在里面就让它在里面吧!就这样,她单纯而若无其事地生活并快乐着,治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