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的某些手术中仍用低温疗法,低温治疗也是一种治疗的重要手段,从现已证实结论来看,亚低温疗法安全有效、实施方便,能抑制多种内源性毒性因子的产生,释放保护细胞器及血脑屏障功能,成为脑缺血、脑外伤病人临床救治的一种可靠手段.
GL医用降温床是上海金利湾科技公司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长期以来临床上对高热患者采用冷水擦浴、酒精擦浴、冰盐水灌肠、冰袋和化学降温等方法诸多不便,经长期反复试验研制而成的一种以降低并控制人体温度为目的的医用设备.
特重型颅脑损伤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难点,死亡率高.近10年来,实验研究证实[1]:30℃~35℃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我科于1999年3月~2001年10月共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2例,均采用全身半导体降温床(上海金科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效果显著.
冰点以上的低温引起人体"非冻结性冷伤"[1].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卧医用降温床所需的床温设置在8℃~10℃,如果病人在使用降温床的过程中未做好保暖工作,与床面直接接触部位(骶尾部、后枕部、足跟部等)易受冷刺激而致局部冷伤.针对这一情况,2000年-2003年3月笔者向病人推荐一种简易方便的保暖措施,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神经外科中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者多出现高热.高热使脑耗氧量明显增加,脑血管渗透性增加,造成严重脑水肿、脑缺氧而加重病情,故有效控制高热,对病人的脑保护作用至关重要.我科采用上海产GL-医用降温床对病人进行降温,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应用和护理总结如下.
重型颅脑伤患者伤后或术后,体温每升高1℃,脑代谢增高5%~7%,而体温每降低1℃,脑的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9%[1].
我院于1999年10月~2000年8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GCS≤8分),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组,结果表明,亚低温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得明显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亚低温治疗组:男15例,女7例,年龄11~55岁,平均年龄27.3岁。其中脑干损伤7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干损伤3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2例。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年龄8~60岁,平均年龄31.2岁。其中脑干损伤9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干损伤4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3例。两组病人临床特征均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都在ICU病房内监测生命体征。2.亚低温治疗方法:亚低温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或手术后予以卧降温床(上海金利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GL—医用降温床)降温,同时行脱水、止血、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意识障碍程度深,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予以气管切开。温度设置在33~35℃,降温前半小时予以冬眠1号半量稀释后缓慢静推,以后每6~8小时给予相同剂量肌注,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加用肌松剂万可松2ml静推,24小时严密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并根据监测情况,调节冬眠机松合剂的用量,通常疗程为4~10天,停机后自然复温,继续常规治疗。
自1997年7月以来采用降温床进行正规亚低温治疗,以代替传统单纯冰帽降温,结果表明:降温床具有降温均匀、平稳、过度稳定随时调整等优点,对临床护理工作大有益处,但在降温床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加强皮肤护理,否则可导致皮肤混合性损伤,笔者针对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将此类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