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相关文献(6)
  • 97老人的"八珍水果"

    《大众健康》 2010年4期

    不久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市的一栋写字楼里,记者见到了BruceDel Mar先生.1961年,Bruce Del Mar先生的研究实验室在Holter博士的授权下,开发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动态心电图设备,此项技术成为了心电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该技术具有"长程"及"动态"两大特点,极大提高了医师对心律失常的诊断能力.

    老人 八珍 加利福尼亚州 技术发展史 研究实验室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电学 写字楼 里程碑 Mar Holter Bruce 诊断 医师 特点 授权 设备 能力 美国
  • 含dMAR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影响EGFP表达的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STPCD CA 2005年2期

    目的研究dMAR对EGFP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用Kpn I酶切pGFP/MAR,回收含MAR下游850bp的片段dMAR,与Kpn I酶切回收的pEGFP-C1载体连接,Hind Ⅲ酶切鉴定方向,构建正向、反向连接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dMAR′和pEGFP/dMAR.将该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荧光定量.结果 pEGFP-C1,pEGFP/dMAR′和pEGFP/dMAR转染后48 h EGFP的表达量分别为45.1%、40.5%和11.3%.结论 pEGFP/dMAR显著抑制了EGFP的表达,pEGFP/dMAR′的增强表达作用不明显.

    EGFP Mar 基因表达调控
  •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研究进展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存在一种主要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这就是核基质.结合在核基质上的特异DNA序列称为核基质结合区(MAR),MAR常常作为边界元件出现在转录单位的两侧以及像增强子这样的调节序列附近,大小在200 bp到几个kb之间,通常为500 bp左右[1].MAR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DNA序列中能特异地和核基质紧密结合的区域.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 真核生物基因组 DNA序列 Mar 纤维蛋白 三维网架 非组蛋白 大分子量 增强子 细胞核 录单位 元件 体系 区域 调节 边界 RNA
  • 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细菌耐药机制中的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金属酶、膜耐药、抗生素多耐药Mar基因以及生物膜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以便增强对耐药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的了解.

    AmpC酶 金属酶 膜耐药 Mar 细菌生物被膜
  • 重组CHO细胞中不同启动子对含MAR表达载体转基因表达的影响

    《重庆医学》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17期

    目的 分析在重组CHO细胞中不同启动子对含核基质结合区(MAR)表达载体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CMV启动子及β-珠蛋白MAR,构建含β-珠蛋白MAR表达载体pCAT1,随后将CMV启动子替代pCAT1上SV40启动子构建CMV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pCAT2.pCAT1、pCAT2不含MAR的对照载体同时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稳定转化的细胞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含MAR表达载体转染的细胞CAT酶表达量比不合MAR的pCATG和pCAT3载体转染的细胞高,分别提高2.14倍和1.25倍(P<0.05);而由SV40启动子驱动含MAR表达载体pCAT1转染的细胞CAT酶表达水平明显比由CMV启动子驱动的pCAT2载体高3.26倍(P<0.05).结论 在稳定重组CHO细胞中MAR能够提高转基因的表达水平,SV40启动子与MAR组合其启动效率优于CMV启动子与MAR组合.

    Mar 启动子 转基因表达 CHO细胞
  • 精液黏度增高对混合抗球蛋白反应(MAR)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生殖与避孕》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9年11期

    目的:探讨精液黏度增高对混合抗球蛋白反应(mixed agglutination reaction,MAR)检测结果的非特异性影响及处理措施.方法:④连续监测高黏度组(n=23)及正常黏度组n=22)精液标本黏度逐渐降低时MAR检测结果的伴随变化;②分别在31例黏度正常的活动精子中添加高黏度精浆以制备高黏度精液标本,同时应用设立空白测定对照法(A法)、洗涤精子法(B法)和加入纤维蛋白溶酶法(C法)3种方法同步处理制备的高黏度精液标本,比较处理后标本MAR检测结果与加入高黏度精浆前MAR测定值("真值")的差异性.结果:①高黏度组标本黏度与MAR检测结果呈明显相关性(r=0.912,P<0.001),正常组标本黏度变化与MAR检测结果无相关性(r=O.120,P>20.05);高黏度组较正常组MAR检测结果显著增高(P<0.001),但当高黏度组标本黏度降至正常后,其MAR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采用A法或C法,其MAR检测结果与"真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20.05).结论:精液黏稠度增高可导致MAR检测结果假阳性,在高黏度精液标本中添加纤维蛋白溶酶或设立空白测定对照可克服此影响.

    黏稠度 精子表面抗体 Mar 非特异性 实验诊断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