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不可预见刺激】相关文献(7)
  • 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涉及改善氧化应激平衡和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减轻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是否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有关.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丙戊酸钠灌胃正常组(VAPC)和丙戊酸钠灌胃模型组(VAPM).以开场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采用常规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脑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试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降低,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显著延长,MDA含量升高,SOD及CAT活力明显下降,海马BDN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给予丙戊酸钠可明显阻遏上述变化,但对正常大鼠无明显影响.结论:CUS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与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失衡,海马BDNF表达减少有关;丙戊酸钠能阻遏这种变化,从而显示减轻CUS所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作用.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丙戊酸钠 氧化应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异常与大鼠抑郁行为的关系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1期

    目的:研究组蛋白乙酰化与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的关系。方法30只♂ 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孤养结合CUS方式连续刺激28 d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以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mRNA 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组蛋白H3(histone 3,H3)、组蛋白H4(histone 4,H4)、乙酰化组蛋白H3(actyla-tion-histone 3,acH3)及乙酰化组蛋白H4(actylation-histone 4, acH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开场实验得分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前脑皮层和海马HDAC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组蛋白H3和组蛋白H4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acH3及acH4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CUS诱导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脑内HDAC表达增高致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降低有关。

    抑郁症 组蛋白乙酰化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乙酰化组蛋白H3 乙酰化组蛋白H4 HDAC2
  • 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TNF-α及IDO-HAAO通路激活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5期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chronically unpredicta-ble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吲哚胺2,3-双加氧酶( indole-2,3-dioxygenase,IDO)及3-羟氨苯甲酸双加氧酶(3-hydroxyl amino acid oxygenase,HAAO)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Sprague Dawley(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孤养结合CUS连续刺激28 d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以旷场实验和被动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以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TNF-α、IDO及HAAO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被动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 <0.01)、旷场实验得分明显降低(P <0.01)、前脑皮层和海马的TNF-α、IDO及HAAO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US诱导大鼠产生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脑内 TNF-α及下游 IDO-HAAO 通路有关。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肿瘤坏死因子α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3-羟氨苯甲酸双加氧酶 细胞因子
  • 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TPH2、DDC及MAO-A异常表达的实验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12期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ally unpredicted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端脑和海马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2,TPH2)、多巴脱羧酶(dopa-decar-boxylase,DDC)及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A,MAO-A)mRNA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与对照组(CG),每组15只。采用孤养结合CUS连续刺激28 d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大鼠端脑和海马 TPH2、DDC、MAO-A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开场实验运动得分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端脑和海马 TPH2和 DDC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MAO-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CUS诱导大鼠产生抑郁症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TPH2、DDC及MAO-A异常表达有关。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抑郁症 色氨酸羟化酶2 多巴脱羧酶 单胺氧化酶A 单胺递质
  • 改善氧化应激平衡和逆转NET及5-HTT表达异常涉及文拉法辛的抗抑郁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4年6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抗慢性不可预见刺激所致大鼠抑郁症作用与氧化应激和海马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表达的关系。方法裔SD大鼠80只,根据开场实验得分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 NG)、模型组( MG)、文拉法辛处理的正常对照组( VNG)和文拉法辛处理的模型组( VMG)。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给药组每天给予文拉法辛(23.4 mg·kg-1·d-1),NG和MG组每天给予同体积溶剂。采用强迫游泳( force swimming)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清的超氧化物岐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与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实时定量RT-PCR分析海马5-HTT、NET的mR-NA表达, Western blot 测定海马5-HTT、NET 的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NG组,MG组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海马5-HTT表达明显下降,而NET的表达明显升高。文拉法辛干预能阻遏CUMS诱导的上述变化;文拉法辛处理对正常对照大鼠的行为、SOD、MDA和5-HTT及NET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文拉法辛抑制CUS诱导大鼠出现焦虑抑郁样行为的机制至少部分与其改善脑内氧化应激平衡,逆转5-HTT和NET异常表达有关。

    文拉法辛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强迫游泳 氧化应激 5-HTT NET
  •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诱导大鼠抑郁行为与上调GSK-3β表达及氧化/抗氧化应激失衡密切相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8期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刺激诱导大鼠抑郁行为与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的表达及氧化应激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ally unpredicted stress,CUs)诱导大鼠建立抑郁症模型.30只Sprague 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5只,以旷场实验和被动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焦虑、绝望样抑郁行为;以大鼠海马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评价海马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应激水平;以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并评价海马GSK-3β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明显减少(P=0.000)、被动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00)、CAT及SOD活力明显降低(P=0.000)、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4)、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00;P=0.028).结论:CUS诱导大鼠出现明显焦虑、绝望样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SK-3β表达及氧化应激系统功能失衡有关.

    大鼠抑郁症模型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旷场实验 被动游泳实验 糖原合成激酶-3β 氧化应激
  • IL-1β、IL-6及下游IDO激活与大鼠抑郁行为的关系研究

    《重庆医学》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15期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 mRNA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G组)和模型组(MG组),采用孤养结合CUS连续刺激28 d诱导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采用开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qRT-PCR测定海马和皮层IDO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和皮层IL-1β、IL-6及IDO蛋白表达.结果 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实验得分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海马和皮层的IDO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海马和皮层的IL-1β、IL-6及IDO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US致大鼠抑郁行为可能与脑内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并诱导IDO过表达相关.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炎症因子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