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2002年购买了GE公司推出VIVID 5 高档心脏应用彩超;该机卓越的心脏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系统及多维成像,能对心肌运动做出直观、准确、量化的测量与分析,被临床广泛用于心脏局部和整体功能的评价.
医学影像系统是近30年来发展最快的医学工程技术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X线CT发明以来,导致了临床影像诊断学的一次划时代的跃进.X线CT从研制开发生产至今不到40年,但人们在不断前进,向三维成像技术,X线全息技术方面发展,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而螺旋CT以其成型的技术,亚秒周期的扫描速度,准确的显示,多维成像的功能等特点正成为临床影像诊断的主流.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临床症状重、病死率高、预后差,同时又缺乏特异性体征,儿童DAI病情发展较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CT扫描可直接发现灶状出血及颅骨骨折,难以直接发现非出血性病变.而MRI由于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及多维成像的特点,可清楚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及程度,为DAI的早期明确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目的:探究64排螺旋 CT 三维成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临床价值,为后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入的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 CT 进行扫描检查,采用容积再现、重建平面以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对患者的支气管动脉空间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诊断结果显示囊状型9例,柱状型15例,静脉曲张型25例,混合型11例。64排螺旋 CT 三维图像中,患者气管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弯曲、迂回等,清楚地显示了其内部的血管网状结构及串珠瘤等。结论:64排螺旋 CT 三维成像技术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准确、清楚、全面,且操作简便,无创,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16%~20%[1],桥小脑角为常见部位之一.MRI可以多维成像,对检出桥小脑角的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我们对15例发生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MRI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以了解其特征,提高鉴别诊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