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成像】相关文献(3)
  • 超导磁共振机维护与保养的体会

    《医疗装备》 2003年7期

    超导磁共振机装置是由电子计算机、射颇系统、梯度电源系统、自动控制部分、超导磁体及冷却系统等组成,是现代医学影像领域中最先进、最昂贵的诊断设备之一.因此,正确使用磁共振(MRI)机,精心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是极其重要的.MRI设备的维护不同于一般小型医疗设备,它严格要求定期的检查和保养,而绝不仅仅是发生故障后再检修.所以,首先应按照设备资料要求作各种定期检修,其次,操作人员必须坚持记录运行日记,包括每天开机时间、停机时间、图像成像情况、异常现象等.维修时记录维修记录,包括日常检修记录和故障排除记录,主要记录重点是: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检修过程、故障原因、排除方法,以及停机时间,以此作为机器运行档案.我院SIEMENS Impact/1.0T超导磁共振机94年投入运行,结合这些年的实际维护、保养工作,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

    超导 磁共振机 诊断设备 停机时间 检修记录 故障原因 机器运行 冷却系统 维护与保养 电子计算机 运转效率 医学影像 医疗设备 维修记录 图像成像 排除方法 控制部分 开机时间 故障现象 故障排除
  • Philips大孔径四维CT成像优化和质量保证

    《医疗卫生装备》 CSTPCD 2016年9期

    0 引言肿瘤放射治疗中,呼吸运动具有空间不确定性,并可导致计划和治疗的错误.屏住呼吸、主动呼吸等抑制呼吸运动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是可实现的,但对于部分患者却难以实现[1].因此,使用四维CT(four dimensional CT,4DCT)来获得和测量平静呼吸状态下胸腹部肿瘤的运动轨迹,成为放射治疗中一种普遍的临床技术.4DCT能较好地解决运动伪影和呼吸运动导致的剂量误差[2],进行精确放疗.然而,4DCT成像质量的优劣,将影响靶区的精度,对胸腹部肿瘤的疗效产生影响[3].本文根据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4DCT扫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图像质量保证的方法.

    Philips大孔径四维CT 图像成像 优化方法 质量保证
  • ECT技术对成像的影响——用低介电参数物质标定

    电容层析成像类似于医用的CT技术,它是根据被检测介质间存在介电常数的差异.当部分的介电常数分布因浓度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时候,将导致混合流体中的介电常数改变,从而通过检测电极间电容器数值的变化,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图像重建法进行介电分布图的计算.用低介电参数物质标定是目前研究ECT技术对成像影响的热点.

    ECT技术 低介电参数 物质标定 图像成像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