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理1.1.5-氟尿嘧啶抗肿瘤机理 5-氟尿嘧啶(5-Fu)是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代谢产物干扰肿瘤细胞的核酸代谢,但其主要途径是:进入肿瘤细胞内的5-Fu转化为磷酸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FdUMP),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代谢产物,可与还原型四氢叶酸及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TS)以共价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使TS酶失活,从而抑制DNA的合成.
目的:观察经皮植入药盒灌注CF+FUDR+EDR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与传统的5FU+ADR+MMC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晚期原发性肝癌107例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63例,采用经皮植入药盒灌注化疗,药物为EDR 80~160mg,每疗程第1天使用,CF 100mg+FUDR 250mg每疗程连用10d;对照组44例采用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每次药物为5FU 750~1000mg,ADR 40~60mg,MMC 10~14mg(根据肿瘤停留药物多少,可每3~4周重复1次).结果:治疗组癌肿块直径及AFP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F+FUDR+EDR经皮血管植入药盒反复灌注化疗可明显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比TACE术更有安全、方便,其反复灌注化疗的重复性与灵活性均好,能争取更多Ⅱ期手术治疗机会,且上消化道出血及心脏毒性反应可明显降低.
5-氟尿嘧啶(5-FU)是嘧啶类抗代谢的抗癌药物,进入体内后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1].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晚期肿瘤,主要是消化道肿瘤,其疗效肯定,但也有一定毒性,尤其对消化道和骨髓.
5-氟尿嘧啶(5- fluorouracil,5-Fu)是嘧啶类抗代谢的抗癌药物,进人体内后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1].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晚期肿瘤,主要是消化道肿瘤,其疗效肯定,但也有一定毒性,尤其对消化道和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