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水利工程可改变生态环境从而加剧或扩散血吸虫病的流行,国内外屡有报道.如埃及阿斯旺低坝建成后,埃及血吸虫病感染由1934年的2%-11%上升至1937年的45%-75%[1].国内的湖南黄石水库及其灌溉系统修建于1960年代,当时被认为是血吸虫病非流行区,但1996年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人,进而查到钉螺,从而被确定为血吸虫病流行区[2,3].K.E.Mott(1992)[4]和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1985,1993)[5,6]均认为非洲大陆血吸虫病的流行与大型水利工程有关.Dazo(1971)等也认为大型农业水利项目常引起水传寄生虫病的流行[7].
改变钉螺孳生的生态环境是消灭钉螺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农业水利项目对有钉螺分布的沟渠进行硬化,改变或改造钉螺孳生环境,能达到药物灭螺等方法难以达到的灭螺效果,且时间持久效果稳定,是实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手段之一,已在日本和我国部分地区得到验证.
水库是用来蓄水、灌溉、发电、改善航运和防洪等多项目的而兴建.然而大型水库的建立,无疑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势必会对一些疾病流行和健康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与水有关的疾病[1].Dazo等认为:大型农业水利项目常常引起水传寄生虫病的流行[2].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建立水库,无颖对血吸虫病流行会产生有利的和不利的、即时的和或潜在的影响.本文就国内外血吸虫病流行区有关大型水库的建立对血吸虫病的影响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