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l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由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底特律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磁共振成像学院主任E.M.Haacke博十及其团队,以西门子MAGNETOM磁共振系统作为平台,共同开发的一种新型磁共振成像对比技术.2002年,Haacke博七作为主要发明人,已成功在美国获得SWI技术专利,其本人还对SWl数据采集及后处理技术拥有专利权.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血氧水平依赖法(b1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对比技术的发现和利用,BOLD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fMRI)已广泛应用于脑功能的研究,且由于其具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无辐射损伤以及可在活体上重复进行检测等优势,成为当今脑功能研究的热点.
磁共振磁敏感技术包含不同的衍生序列,如T2倡血管加权成像(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 , SWAN,GE)、SWI ( susceptibility weighting imaging , SWI,Siemens)、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VenoBO-LD,Philips)[1,2],该技术利用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磁敏感差异而产生图像对比,采用高分辨率扫描、相位图、最小密度投影( MinIP )等技术,能够清晰显示颅脑静脉系统,对于含铁血黄素、矿物质等顺磁性物质沉积非常敏感,形成不同于传统T1、T2及质子密度的特殊对比技术。我们通过研究脑外伤、脑肿瘤、脑梗塞、脑血管畸形等疾病在SWAN序列的影像学表现,探讨SWAN序列在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