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intrabody)是一类在细胞内表达、特异性地靶向胞内抗原以期实现对相应功能的调节甚至阻断的新型基因工程抗体.最常见的胞内抗体形式为单链抗体(ScFv).通过相应定位信号肽序列,胞内抗体能定位于胞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和过氧化酶体等各种细胞器,以实现对靶标抗原的功能性调控.其应用也由早先的干扰病毒复制和抑制肿瘤生长,逐渐拓展至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抑制免疫排斥等方面.本文对胞内抗体的作用机制、筛选策略、优缺点、应用及跨膜抗体作一综述.
背景与目的:根据富含脯氨酸的核受体辅调节蛋白(proline-rich nuclear receptor coregulatory protein,PNRC)与Grb2相互作用位点资料和其他基于干扰Grb2/SH3与SOS的相互作用的富含脯氨酸短肽的设计原则,我们设计、合成了基于PNRC的抗Ras、PTD融合多肽(PTD-PARP),研究该多肽在BT474乳腺癌细胞中对Ras信号途径的影响及其抗肿瘤增殖活性.方法:用多肽合成仪合成PNRC的抗Ras PTD融合多肽PTD-PARP和其单独的PTD多肽.以PTD多肽为对照,将增加浓度的PTD-PARP与分离的、EGF刺激的BT474细胞裂解物共温育,采用免疫共沉淀结合Western blot检测Grb2免疫共沉淀复合物中SOS和PNRC的含量情况.用PTD-PARP-琼脂糖凝胶4B活化偶联磁珠免疫共沉淀BT474细胞裂解物,采用P13K,Nck和Grb2的抗体检测沉淀复合物中这些含SH3结构域的蛋白与PTD-PARP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TD-PARP对EGF刺激的BT474细胞内Ras和MAPK活化的影响.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考察PTD-PARP对BT47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PTD-PARP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SOS、PNRC与Grb2的结合,它与Grb2的结合具有特异性,PTD-PARP能降低BT474细胞中EGF刺激的Ras和MAKP活化,并能显著抑制BT474细胞的体外软琼脂克隆形成.结论:PNRC抗Ras PTD融合多肽可通过影响Ras信号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目的:构建带HIV-1 TAT转录因子的穿膜序列(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的pET28a-PTD-Foxp3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PTD-Foxp3融合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28a-PTD-Foxp3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表达融合蛋白,经Ni2+分离柱纯化pET28a-PTD-Foxp3融合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融合蛋白穿越细胞膜进入小鼠T淋巴细胞瘤株EL-4细胞中的能力,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初步分析融合蛋白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的生物学作用.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ET28a-PTD-Foxp3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pET28a-PTD-Foxp3融合蛋白.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证实pET28a-PTD-Foxp3融合蛋白能有效地进入细胞内;同时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证明该融合蛋白能明显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能力.结论:成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PTD-Foxp3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TD-Foxp3融合蛋白免疫抑制功能和构建表达人PTD-Foxp3融合蛋白,最终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妊娠滋养叶细胞疾病(GTD)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组疾病,早期诊断是治愈疾病的关键.近年来,DNA倍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在预测诊断持续性滋养叶细胞疾病(PTD)方面的研究[1,2]为早期诊断开辟一条新途径.
生物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对极性强的蛋白质、DNA及高分子复合物是一个有力的屏障,使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蛋白质等都必须克服这个障碍.研究发现,一些蛋白质上具有蛋白质转导区(PTD)的小片段.能够有效地通过生物膜,几乎进入所有细胞.以PTD为载体,已成功地携带多种物质进入细胞或进入机体的组织器官.蛋白质转导在运送蛋白质、寡核苷酸、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目的:运用核受体辅活化子PNRC的抗Ras PTD融合多肽(PTD-PARP)研究其在乳腺癌细胞BT474中的分布、对核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及其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用多肽合成仪合成PTD-PARP、单独的PARP和PTD多肽以及FTFC标记的PTD-PARP、PARP.HPLC分析和纯化后,荧光显微镜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PTD-PARP、PARP在BT474细胞中的分布.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PTD-PARP对野生型PNRC辅活化ER反式激活功能的影响.MTS、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TD-PARP对BT474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PTD-PARP能进入BT474细胞,抑制野生型PNRC辅活化ER的反式激活功能并抑制BT474细胞的增殖.结论:PNRC抗RasP DT融合多肽可通过干扰核受体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