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沉九宝汤”是整理校注清代诊断学著作《医法征验录》过程中遇到的古代方名,因其方中有苏子,无带“沉”字的药物,遂作考证,发现“九宝汤”最早出自宋代,此方名来源于宋代《苏沈良方》中的“九宝散”,“苏”指苏轼,“沈”指沈括,后人将“苏沈”误作“苏沉”,又将“沉”改作“陈”,这一改动将“苏”表意为“紫苏”,“陈”表意为“陈皮”,自此与原来的九宝汤在方义、主治证候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差异,并且三个方名一直混用至今.
《医法征验录》是清代专论脉舌诊法的著作,原为李文庭所著,后由王名声补注,书中下卷77幅舌图中有63幅引自清·张登所著《伤寒舌鉴》,每幅图后的论述既有张登《伤寒舌鉴》的内容,又有李文庭、王名声的补充,李文庭的添笔荟萃大成,王名声的补注既有批判又有继承,体现了医家争鸣,故从张登初稿、文庭添笔、名声补注三个方面对《医法征验录》舌诊理论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