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实施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设定2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在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施行以医学训练疗法(MTT)为主,结合低频脉冲、电脑中频理疗、电针疗法、手法牵伸及推拿等手段的综合康复治疗,同时设定未实施MTT,其他康复治疗相同的50例病例为对照组,分别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3个月后及6个月后患者小腿三头肌的疼痛评分(VAS动态评分)、四肢皮肤感觉、肌围度及主要关节肌肉力量、站立平衡能力、下肢功能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等指标,并对两组治疗后相同时间节点的治疗效果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病例治疗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小腿三头肌疼痛,肢体远端皮肤感觉减退及肌肉萎缩,下肢运动功能受限或障碍,ADL下降等症状.2)分别治疗6周后,两组病例上述评价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病例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评价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并实施以MTT为主康复治疗临床路径,对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探讨医学训练疗法(Medical Training Therapy,MTT)结合理疗等对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4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住院患者(观察组)进行以MTT为主结合低、中频理疗、电针疗法、手法推拿等手段的综合康复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6周、3月及6月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状况,与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未实施MTT为主康复治疗的44例住院病例(对照组)作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1)治疗前两组病例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治疗6周后评估,除下肢伸膝肌力、踝关节背屈肌力呈不同程度减弱外(P<0.05),两组病例站立平衡能力评分、优势侧单腿站立时间、4 m步行时间、3 m折返起走时间及30 s坐起次数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病例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MTT为主结合低、中频理疗、电针疗法、手法牵伸及推拿等措施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中后期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