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汞污染广泛存在,但目前广大医护人员对于其危害和正确处置方法还缺乏正确认识.本文阐述了世界各国对待汞污染的政策及措施,同时阐述了我国目前医疗领域汞污染的现状及控制医院汞污染的措施方法.
汞柱式血压计与电子血压计相比由于具有读数直观、稳定,连续测量重复性好,结构简单、易于检修等优点,成为医院各个临床科室使用极为广泛的医用计量器具,也是列入国家周期性强制检定的医用计量器具。由于医院每天使用血压计的频率较高,其维修和计量检测的工作量也比较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操作不当或由于其本身故障,汞外溢的现象十分常见。汞是一种可以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其表面张力大,挥发慢,因此对外漏汞的回收和后处理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汞污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汞对人体的损害主要以汞蒸气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汞,大部分被氧化成汞离子。通过血液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工作于高汞浓度空气中,可导致慢性汞中毒,近年来已有部分维修和检测人员接触汞作业致使慢性汞中毒的临床报告出现。那么,在血压计维修和检测工作中,如何防止汞污染,如何处置呢 ?
汞柱式血压计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医疗器械,也是国家列入周期性强制检定的医用计量器具,其维修和计量检定的工作量比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或因血压计本身故障或因操作不慎.汞外溢的现象十分常见.汞是一种可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其表面张力大,挥发慢,因此对外漏汞的回收及后处理比较困难,容易造成汞污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汞对人的损害,主要是以汞蒸气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汞,大部份被氧化成汞离子,通过血液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人长期工作于高汞浓度空气中,可导致慢性汞中毒,近年已有维修人员接汞作业致慢性汞中毒的临床报告.那么维修工作中,如何预防汞污染的危害呢?
本文将水银污染的危害以及临床使用中水银泄露的处理办法做归纳总结,为临床的安全医疗提供参考.
由于医院每天使用的血压计和体温记的频率较高,故障时有发生.据历来血压计维修来看,水银外溢故障发生率可占血压计的50%左右,体温计的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也可致玻璃破碎,水银流出.而我们对其中所含的水银,即汞的理化性质及其危害程度并没有足够认识,在有关护理教材上也鲜见这方面的内容介绍,且外溢水银很难回收,造成病房、门诊等场所的环境污染,也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就临床护理中汞污染防护进行探讨.
血压计和体温计是医护人员必备常用的医疗器械,水银血压计与电子类血压计相比,具有性能稳定、测量重复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医院常用的普通计量器具,由于医院每天使用血压计和体温计的频率较高,故障时有发生.据历来血压计维修来看,水银外溢故障发生率,可占血压计的50%左右[1];体温计的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也可致玻璃破碎,水银流出.而我们对其中所含的水银,即汞的理化性质及其危害程度并没有足够认识,在有关护理教材上也鲜见这方面的内容介绍,且外溢水银很难回收,造成病房、门诊等场所的环境污染,也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威胁.本文就临床护理中汞污染的防护进行了探讨.
目的 调查临床医护人员对汞污染的认知程度及防护现状,为安全使用含汞医疗器械及汞意外事件的处理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18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71.2%人打碎过体温计,60.9%在使用汞柱式血压计时遇到过汞溢出.当体温计打碎后,47.3%立即清扫并开窗通风,42.8%的人运用了正确的清扫方式,而当血压计汞溢出的时候,仅有19.8%的人运用了正确的处理方式.汞污染处理正确组的知识总分得分比处理错误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653,2.954,2.733;P<0.05).结论 医院应在医护人员中大力普及汞污染常识,推广正确的处理汞污染的方式,减少汞污染的危害.
目的:总结护生对医疗器械汞污染的认知与防护措施经验和体会。方法:从汞中毒的途径、汞外溢后的处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汞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而且污染持久的有毒物质。结论:初学医学的护生需要加强对医疗器械汞污染的认知,并进行合理防护,使他们掌握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明确使用不当会对他们的身体及其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无汞医疗,一个不算太新的理念,经历了屡次的重启与夭折.而今,在WHO(世界卫生组织)及HCUH(无害医疗组织)等具有官方背景的组织机构的参与下,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两条路径谈论无汞医疗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汞污染及其危害的严重性.简单来讲,汞是一种挥发性极强的有毒物质,在一定浓度下可对人体诸多生理系统,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严重危害.一支含汞体温计在密闭的房间内产生破损,在未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即可对人体产生致命的危害.
高氯酸-冰醋酸非水溶液滴定法具有简便、准确等优点,早已为各国药典广泛采用.当滴定有机碱氢卤酸盐类药物时,因氢卤酸在冰醋酸中显酸性,影响滴定终点,所以在滴定前需加入醋酸汞的冰醋酸溶液,使氢卤酸生成难离解的卤化汞,以免除干扰;但由此引起汞污染的问题.
汞是有毒金属之一,主要以元素汞(金属汞)、无机汞(汞盐)和有机汞三种形式存在.可对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如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其毒性以慢性神经毒性及肾脏损害居多.以往的汞中毒,主要是工业相关性或者食物中受到汞污染所致.最近各种生活相关性汞中毒、医源性汞中毒事件亦越来越常见,需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
实验室汞污染引起的慢性轻度汞中毒,患者临床上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手抖,睡眠欠佳,性格改变等症状,并有口腔溃疡、手颤(+)、尿汞增高,经驱汞治疗后症状减轻,诊断慢性轻度汞中毒.
目的探讨冷原子荧光法在测定人发汞时的工作条件.方法发样经洗涤烘干后在管式炉内(750±50)℃燃烧5 min,吸收液中的汞被SnCl2还原后于253.7 nm用冷原子荧光法测定.结果以3 g/L SnCl2为还原剂,线性范围0.04~2.0μg/L,r=0.999 9,检出限为0.0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5%,平均回收率在90.0%~110.0%.结论冷原子荧光法可用于人发痕量汞的测定.
由于优良的节能效果及更长的使用寿命,荧光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近年来我国照明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产品.与此同时,荧光灯中含有的汞元素对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系统描述了我国荧光灯的制造及产废现状,以及在生产、意外破碎、废物处置过程中汞污染所导致的环境健康风险,并讨论了如何从源头控制、废弃物回收渠道与处置方法、国家相关管理建议义等方面最大限度减少荧光灯中汞的环境健康风险.
汞污染是全球环境问题,医院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汞污染重灾区,医护人员和患者都面临着严重的汞污染危害.文章概述了国内医院汞污染现状,指出医护人员对汞污染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法规,提出加快推行医院无汞化,降低汞污染危害.
为减少汞对人体的污染,结合医学计量工作的需要,研制了绿色环保型汞柱式血压计工作(检定)装置,大大减少了汞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目的:设计一种血压计检测工作台,有效解决血压计出现汞泄漏后到处流淌以及挥发后对检定人员健康造成伤害的问题。方法:根据汞的流动性和挥发性强的特点进行设计,整个装置由台体、排气罩、导流槽、凸台、导流孔、收集仓和换气扇组成;在排风处配有废气过滤网,其中夹有可与空气中挥发的汞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硫磺粉。结果:该工作台能很好地减少汞污染,减轻汞对人体的损害。结论:该工作台能安全有效地保证血压计维修、检测工作的展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调查国内水银体温计的使用现状,探讨用电子体温计替代水银体温计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回顾因水银体温计而导致的汞污染危害,介绍世界各国为减少水银体温计使用所采取的措施,分析电子体温计推广受阻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结果:水银体温计在国内仍被广泛使用,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大多数民众对其危害认识不足,而作为替代品的电子体温计因宣传和政策原因推广受阻,导致汞污染相当严重,推广电子体温计是必然的趋势.结论:从体温计的长久发展看,扩大宣传、制订并实施电子体温计替代水银体温计措施,减少汞污染,必将对营造安全、清洁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金属汞在毒物中属高毒类,对人体的危害早为人知.人们对健康保护认识不断提高,汞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断被取替,因此,直接引起慢性汞中毒的病例现已很少发生.因残留汞污染而引起慢性汞中毒报道资料尚少.本文对某汽车公司变电所因残留污染所致慢性汞中毒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2002年4月19日某中学2名学生因发热、皮疹、乏力、头晕、食欲不振1周,曾意外接触汞,来就诊检查是否汞中毒.经查24 h尿汞定量分别为1.628、1.38 μmol/L.由此,我们展开了对该中学汞污染事件的调查.
汞在仪器仪表制造和维修中应用广泛,如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就会造成污染.本次调查某单位,气压校正室整体面积大约为40m2,从事汞作业人数为5人,在对该场所进行监测时发现污染十分严重,地面随处可见有汞珠存在.
20世纪60年代初,Bowen合成了Bis-GMA(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树脂.1986年,以Bis-GMA为基质的复合树脂被厂家推荐用于Ⅱ类洞的修复,但因材料内填料颗粒大,理化性能不佳,未能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1].70年代,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引入促进了复合树脂在牙体修复方面的应用,随后,研制出了小颗粒的复合树脂和早期的粘接剂.80年代初,复合树脂开始用于后牙修复,近几年来,复合树脂的理化性能得到显著改进,加之患者对修复美观要求的增加及人们对汞合金修复中汞污染的顾虑,后牙复合树脂修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将后牙复合树脂修复的材料类型、材料性能和修复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口腔科最常用的后牙充填材料是银汞合金,它是由银合金粉和汞经充分混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合金.众所周知,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用银汞合金充填牙齿对病人来讲,因用汞量极少,且合金凝固后,基本上不会析出游离汞,因此使用银汞合金对病人一般不会不良影响.但是对于口腔科工作人员,因为长期、频繁地接触汞合金,如果防护不当,可能造成慢性汞中毒,引起一系列不适,危害医务人员地身体健康.所以减少和预防汞污染,在口腔科护理工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地问题,千万不能忽视.
体温计和血压计是护理技术操作中最常用的器械.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血压计和体温计的介质主要是汞[1].其中体温计中贮汞1.3~1.8g[1],血压计中汞的贮槽中贮汞60g[2].在日常的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金属汞的泄漏时有发生.医疗护理人员防汞措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汞对医护人员、患者的身体危害和环境的污染问题.
为了解舟山市嵊泗县某体温计制造厂的汞污染情况。收集该企业2007-2011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汞污染浓度、作业人员尿汞含量。结果显示,该厂汞浓度明显超标,且超标的监测点数较多,超标率77.3%,车间治理前后分别超标80.8%、73.3%,治理后车间总体平均浓度有所下降(t=2.81,P<0.01);员工尿汞超标率分别为95.2%、89.3%,治理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一线作业工人的尿汞平均值高于二线作业区(P<0.01)。提示,该厂作业环境经治理后汞浓度有明显降低,但仍对作业工人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应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措施,加强职业卫生防护,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居室内被汞严重污染后,处理此类事故的关键是彻底消除居室墙壁、家具、地板等所吸附、渗入的汞,切断二次毒源,杜绝居民二次汞中毒的发生.我们对几起居室汞齐炼金后居室汞污染采取物理、化学等除汞方法,使居室内空气中汞浓度从0.32~0.90 mg/m3降为0.001 mg/m3或未检出,效果满意.
目的了解松花江主要汞污染源综合治理后,环境汞污染现状及儿童体内汞蓄积水平.方法设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集地面水、土壤、粮食、鱼及儿童头发,测定汞含量,并分别与1982年(治理前)和1992年(即治理10年后)汞含量水平比较.结果观察组水、土壤、鱼汞含量显著低于1982年及1992年(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超过相应的卫生标准.观察组粮食汞含量与1982年及1992年相比明显降低(P<0.01),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发汞明显低于1982年及1992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花江汞污染综合治理后环境汞污染状况已明显改善,未发现儿童体内汞蓄积现象.
目的调查松花江流域汞污染综合治理后环境现状.方法以松花江汞污染综合治理后吉林地区为调查组,未受汞污染的长春郊区为对照组,采用加氧燃烧-冷原子吸收法,测定2组环境中的汞含量.结果调查组环境汞含量与未受污染的对照组环境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松花江流域环境汞含量与10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主要工业汞与甲基汞污染源的治理和根治,松花江流域环境汞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
目的了解松花江汞污染综合治理后儿童生长发育及智力发展状况.方法对松花江汞污染综合治理地区与无污染的对照地区环境中的汞含量进行测定;选择2个地区10~13岁儿童测量其发汞含量并进行儿童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背肌力、握力的测定;用联合型-瑞文测验的方法进行智商测定.结果汞污染综合治理地区与对照地区水、土壤以及水生动物鱼类的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且2个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地区稻米汞含量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都远低于国家标准;2个地区儿童的发汞含量、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各项指标及智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松花江汞污染综合治理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已趋于正常水平.
汞是一种有毒元素,环境中的汞被动植物吸收后,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和食物链传递等生物放大作用,最后在人体内积累,以致中毒发病,严重者甚至死亡.自20世纪中叶日本的水俣湾汞污染及新泻市相继发生水俣病事件后,汞对环境的污染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汞列为首要考虑的环境污染物.因此,作为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汞的分析测定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了解目前汞分析方法的进展,对进一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就卫生检验中汞的样品预处理、检验技术、分析方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