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对通江河道混凝土护坡综合治理灭螺防病的效益进行分析.证实通江河道混凝土护坡综合治理灭螺防病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近20年来,由于长江连年洪水,江滩钉螺面积不断扩大,并呈现随洪水经通江河道向内陆扩散的趋势[1,2].为了有效遏制钉螺沿通江河道向内陆扩散的势头,巩固内陆血防成果,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98~2000年对该省血防重点通江河道--便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根治了水患,疏浚了航道,消灭了钉螺,控制了血吸虫病,净化了环境.本文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对便民河(句容段)混凝土护坡综合治理灭螺防病的效益进行分析.
怀宁县是安徽省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全县绝大部分钉螺都分布在"三滩"(江滩、洲滩、湖滩)地区,其有螺面积占全县有螺面积的99.54%.为了掌握螺情动态并指导灭螺防病工作,自1991年~1999年,(1992年因洪水上滩较早,资料不全)对全县"三滩"螺情作了较全面调查,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