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意大利针对高值药品实施绩效风险分担协议,该政策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可负担性与药物可及性,同降低了政府财政负担.目前,我国正探索实施高值药品谈判政策,通过介绍意大利绩效风险分担协议的背景、主要内容、谈判流程以及政策,以期为我国高值药品谈判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
基于当前各典型地区特药补偿方案的实践,分析各补偿方案的异同和特点,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不同的补偿模式,并采用江苏省A市的数据,模拟各种补偿模式的运行效果.结果显示:起付线是影响特药保障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采用低费用段高补偿比的方案对减轻患者负担的作用更明显,封顶线的有无不会对各利益相关方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特药补偿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要综合考虑特药数量、用量、费用分布曲线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居民支付能力等因素.
经测算,2014年江苏省高值药品救助资金如果独立筹资,约需1.9亿元.基于此,分别从医保、个人及财政角度,设计由医保基金划拨、医保基金划拨与财政补助相结合、自保公助型及按报销比例分档次缴费四种筹资方案,为完善高值药品救助政策提供参考.
通过综述我国青岛、香港,以及意大利、英国的高值药品保障原则,认为我国高值药品保障应遵循四点原则:重点保障重大疾病,适当拓宽疾病覆盖范围;明确药物适应症,适当纳入多种治疗药物;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辅助遴选;综合考虑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高值药品医疗保障对于重特大疾病保障、防范重大疾病患者经济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重大疾病患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部分省份也正在积极筹划制定相关政策.文章根据高值药品及所对应疾病特点,参考国内外现有的高值药品管理政策,对高值药品医疗保障的保障对象、保障范围、资金筹集、管理方式、保障水平、医疗服务管理、基金结算、保障措施等,以肿瘤靶向药物为例,提出思考和政策制定建议,以利于完善我国多层级精准医疗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