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中心供应室的先进设备种类较多,功能各异,其使用与维护的难度较大.我院中心供应室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体系,确保各种设备高效运行.
目的分析集中供应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因素及采取改进的措施.措施提高个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多科室联动,改善工作环境,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中心供应室在医疗单位中承担着各临床科室所有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安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管,推动重复使用医疗用品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实现由中心供应室进行集中管理工作,是防范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医疗行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就中心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进行探讨.
医院作为社会中的特殊行业,其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医院越来越规范,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中心供应室一直以来都是医院建设的重点,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医院正常运营,被称为医院的“心脏”,在医疗、护理、科研等各方面均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满足临床需要,预防与减少医院感染,承担医院医疗器材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发放的重要基础设施。做好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设计与管理非常重要。
医院的中心供应室是通过有效的感染控制保障病人的安全。首先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装修、管理。我院的供应室选址位于内科病房楼三楼,此次设计与装修过程中经过很多波折,其中细节问题成为设计、装修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分享。
方法设备方面:供应室采用全自动器械清洗机、超声清洗机、干燥箱、纸塑袋封口机、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及环氧乙烷灭菌器等.运行前准备:手术室和中心供应室是医院两个不同的科室,运行前首先由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召开沟通协调会,统一思想,明确管理思路和运作模式.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中心供应室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供应室的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如何把好物品,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关,降低医院感染,确保医疗质量.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慎独"修养.
中心供应室在医院承担着医疗器械的回收、肖毒、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等工作.质量保证和满足供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特别是在重危病人的抢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对某矿一次特大爆炸事故中受伤的23名病人进行救治,消毒供应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3例烧伤患者中大面积烧伤18例,大多为混合Ⅱ°烧伤,复合伤16例,行气管切开12例.抢救中急需供应大量的无菌敷料、器械、导管、各种清创、切开包和换药用具.中心供应室全力以赴克服种种困难,采取应急措施,做到了保质保量,满足供应,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位,它集中了全院的无菌器械、用具等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任务,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供应室工作各环节质量监控,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物品中心站,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为了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科学管理,确保医疗质量,为医院提供合理的无菌物品,以满足临床治疗和护理需要,中心供应室应根据临床使用特点,对传统的无菌物品包装材料做出改进方法,采用一次性纸塑灭菌包装材料.纸塑包装袋是由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具有细菌屏障作用,包装的器械物品不但美观,可透视,而且灭菌后可保存至少半年以上.利用纸塑包装的优点,将临床上必备但使用频率很低的器械包进行纸塑包装.现介绍如下.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的"心脏",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供应室设计的角度,针对中心供应室消毒灭菌系统的构成--物品处理系统、物流系统、终端物流系统以及处理管理系统;中心供应室设计的目标与原则;供应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河南省郑州圣玛妇产医院是一家中外合资医院,于2009 年开工建设,其中手术部建筑面积约5000m2,洁净装修面积约3000m2.手术部设有Ⅰ级(百级)手术室1 间,Ⅱ级(千级)手术室2 间,Ⅲ级(万级)手术室7 间(其中两间为正负压转换),三十万级产房5 间,共15 间.ICU、NICU 各1 间,中心供应室1 套,工程造价预算在1000 万人民币.
医院中心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它无菌物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它在保证医院正常运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中心供应室为核心,依据医院现有的条件,在努力降低医院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原则上,改进并完善整个医院的污染物品的收集和无菌物品的供应系统,使得医院的外源性交叉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手术部、ICU及中心供应室常采用的空调方式,并且指出在室外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应采用集中新风的方式,以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对中心供应室的有关规定,结合笔者对中心供应室的认识和相关实例,对中心供应室的设计与配置进行探讨.
青岛西海岸医疗中心(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分院)总规划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设床位1500张.中心最主要的单体建筑是综合楼(一期),建筑面积达19.6万平方米,门诊规模为4500人次,设床位1500张.它包括门诊、医技、病房以及中心供应室等,涵盖了除肠道门诊和特需病房以外的所有医疗功能.已经投入使用的综合楼,在设计过程中,一直贯穿科学、安全、细致的原则.
为减轻病房护士工作量,避免交叉感染,我院供应室采用清洗消毒机对22个科室2011套呼吸机管路及8050个配件进行集中清洗消毒.通过目测及棉拭子涂抹采样观察,进行采样的管路及配件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全部达到监测标准,提示采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是非常安全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使工作更加规范化.
目的 了解我院自备消毒包的管理现状,探讨中心供应室在自备消毒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全院各科室自备消毒包的质量情况进行抽样检查.结果 对科室进行管理控制后,自备消毒包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中心供应室在自备消毒包的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加强中心供应室无菌物品发放环节的质量管理,减少无菌物品的再污染,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发放过程的每个环节.严格进行对接窗口、盛物盘、请领单、护士下送无菌物品时手的消毒,实行专人负责制.加强下送无菌物品车的管理,建立发放账册等.结果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提高了中心供应室无菌物品下送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可以避免无菌物品的再污染.
目的 探讨交接班记录单在供应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7—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9名为研究对象.制定交接班制度,使用Excel表格设计交接班记录单.比较使用前后护理问题发生情况以及护士长对供应室的满意度.结果 使用交接班记录前,共发生护理问题11起,使用交接班记录单后发生护理问题0起.使用交接班记录单后护士长的满意度得分为(52.50±5.25)分,高于使用前的(49.09±8.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P=0.032).结论 应用交接班记录单可以使交接班沟通顺畅,提高交接班质量以及护士长满意度.
将电子化的物流追溯系统应用到供应室无菌物品的供应链管理中,实现消毒供应管理各环节的无缝衔接,使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形成紧密的供求网络.系统在各环节使用条形码,数据准确清晰,保障了无菌物品的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满意度,有效避免了医疗差错的发生.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融入细节管理的工作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融入细节管理,随机选取120名医务人员进行研究,分别在护理措施实施前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融入细节管理后满意度为95.00%,高于实施前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1,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服务意识、错误防范意识、安全意识评分分别为(93.34±10.46),(91.57±11.63),(90.35±10.52)分,分别高于实施前的(81.34±9.62),(80.03 ±9.38),(76.63 ±4.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1,6.15,6.06;P <0.05).实施后经监测工作合格率为100%,高于实施前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1,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融入细节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
目的 建立消毒供应室细节问题管理前移机制,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方法 建立发现问题、记录细节问题、讨论细节问题及追溯效果的供应室细节问题管理前移模式,与经验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各功能区细节偏差情况、工作质量效率指标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 细节问题管理前移模式实施前去污区偏差数78例,实施后12例,实施前管腔清洗合格数175例,实施后29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6.94,25.29;P <0.01);实施前临床服务满意度(94.26±1.22)分,实施后为(98.46±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0,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建立细节问题管理前移运行机制,过程中的细节控制更有保证.
目的 评价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腔镜器械流程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的腔镜器械实施流程化管理,内容包括手术室腔镜器械使用及使用后流程,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接收、清洗、质检、包装、灭菌和发送流程.对比分析流程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流程化管理实施后腔镜器械灭菌合格率为(99.60±0.38)%,器械包装合格率为(98.40±0.64)%,护理满意度为(98.90±2.84)%,实施前分别为(97.80±0.86)%,(92.80±1.32)%,(86.14±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83,65.92,20.02;P <0.01).实施后器械循环时间为(2.12 ±0.34)h,器械损坏发生率为(0.24±0.11)%,实施前分别为(2.68 ±0.66)h,(0.5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11.48;P<0.01).结论 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流程化管理,不仅为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提供了保障,而且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
目的 建立消毒供应室发现和改进细节问题的管理关口前移机制,改善质控效果.方法 将消毒供应室细节问题的管理模式更加细化和具体化,建立全员参与细节问题管理的关口前移平台,激励全员参与细节问题管理,及时追溯改进效果.结果 细节问题管理关口前移后,供应室各区域物品检查合格率提高,去污区、包装检查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技能知识比赛、临床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6.9±1.7),(97.2±1.6),(98.8±1.7),(97.9±1.5),(98.2±1.8)分,前移前分别为(91.6±1.8),(93.7±2.4),(94.5±1.1),(93.9±1.7),(93.5±1.7)分,前移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2,-4.79,-3.54,-6.26,-7.29;P<0.01).结论 消毒供应室细节问题管理关口前移可进一步改善质控效果.
目的 加强无菌医疗包的管理,实现医疗包的质量追溯.方法 在原有的物资管理系统中增加医疗包管理功能,并将条形码技术应用其中,试运行.结果 可以掌控医疗包各环节状态,提高医疗包流转速度,实现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结论 中心供应室医疗包信息化管理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医疗包管理质量.
目的 探讨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上油方法,评估效果,以便选择较好的上油方法推广应用.方法 对常规清洗后的84包手术器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包,分别采用不锈钢盆浸泡器械上油法及传统人工涂擦石蜡油法,并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不锈钢盆浸泡器械上油法明显优于器械表面涂擦石蜡油法.结论 采用不锈钢盆浸泡器械上油法值得不使用超声上油机的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向全院临床各科室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医院易感染的重点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危.现代医院中心供应室是以满足临床需要为宗旨,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为核心.积极引进先进设备,采取环境布局合理化,科室管理制度化,坚持质量监测常规化,不断提高人员素质,转变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科室形象,保证医院工作正常进行.
目的要搞好中心供应室的成本核算,必须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灭菌价格,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计算灭菌物品价格的有效的方法.方法该方法是先确定每个手术包内各种器械的折旧次数,根据折旧次数算出每种器械的折旧费,继而算出每个手术包的折旧费,再根据前1年的支出情况,来确定每个种包的支出比例,用折旧费乘于支出比例,即可得到每个手术包的灭菌价格.结果我们用以上方法计算出中心供应室所有供应物品的价格,并将这些价格设计成电脑软件,根据临床科室每天领取的物品数量进行输单,可随时了解各科室灭菌费用的支出情况,以此作为中心供应室和临床科室成本核算的依据.按照这种计算方法,中心供应室的收支保持平衡,有时略有盈余,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