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医疗保险对我国城市和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方法:借助“准社会实验”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参保家庭的年总消费量明显高于非参保家庭,且随着家庭医疗保险覆盖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促进家庭消费的作用加大;与此同时,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边际效应大于城市家庭。结论:医疗保险通过增强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而降低了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促使其更倾向于增加当期消费。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后并未明显促进居民消费,这可以从疾病经济负担、遗产性动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解释。其中,当前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仍较重,是最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大对医保基金的财政支持,提高保障水平和受益水平,扩大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通过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而增加当期消费。
以生命周期理论的扩展模型为分析框架,利用2011年和201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检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农合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而单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的拉动效果有限.对此,提出充分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