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机高压发生器采用桥式整流,输出剂量大,半价层高。 X线管灯丝电压设有稳定装置,确保输出剂量稳定。治疗条件均为预选式,操作方便。自 1996年投入使用以来,除偶有附件油水循环漏水、漏油等小故障外,电气部分未发生过大的故障。但前不久我们却碰到一起罕见的高压发生器故障。现将有关情况叙述如下,供业内同行参考。 故障现象 预选治疗条件正常, 180kV, 15mA,治疗时间 180s。按下高压“通”按钮,分段加压正常,但 2~ 3s后,配电箱内总电源断路器跳闸,整机断电。复位后再试机,故障依旧。
本文通过分析检修西门子16排CT机遇到的配电箱断路器跳闸,床位电机异常导致扫描经常中断,机架PDR电源和高压控制单元D400板烧坏引起机器开机后机架指示灯不亮无法进行扫描等典型故障,简要阐述了查找及排除故障的过程与方法,为西门子16排CT机维修提供借鉴经验.针对此类故障现象,掌握维修技巧,可以自己分析研究并处理,为医院节约费用,降低维修成本.
2001年3月6日下午,在县城某单位外墙一处户外配电计量箱,据目击者介绍:突然间"呼"一声,火苗从配电箱里窜出,随继杉木质地的配电计量箱燃烧.黑烟瞬时向胡同里小巷的上空飘逸直上.后经有关人员正确扑救,剪断接户线电源线,用沙、灭火器等,灭火成功.此事看来算为小事故,但必竟惊动110消防车的出动.
某家用电器厂进行配电箱酸洗工序过程中,将产生的盐酸雾直接排向某小学,使19人发生急性轻度氯化氢中毒,33人发生刺激反应,事故调查如下。1 现场卫生学调查 1999年3月24日上午9:00左右,某校正在上课的二年级师生感觉一股刺激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只见白色烟雾从北面的门窗外弥漫过来,约10 min左右,有数10名学生相继出现了流泪、头晕、呛咳、胸闷、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至次日上午,共有52人住院治疗。 该小学二年级教室北面10 m处是某家用电器厂的酸洗车间,事发当天上午8:30,酸洗车间五名女工戴纱布口罩及防酸手套,将3 kg的浓盐酸从塑料罐倾入60cm×30 cm×20 cm的塑料槽中,顿时,面积为180 m2,高4.5 m的车间弥散着呛鼻的白色烟雾,接着工人按1:1.5比例快速加水稀释盐酸,使部分浓盐酸溅出,又见白色烟雾产生。工人迅速开启一台落地排风扇,将烟雾通过有孔道的围墙吹入小学校园去。此后,工人用沾有稀释后的盐酸液的木糠擦洗铁制配电箱共50个,这过程仍见白色烟雾产生。上午9:20接到报告的环保部门责令酸洗工序停止作业,并指导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处理。 我院接报后进入酸洗车间时仍闻及"刺激性气味"。气象条件监测结果:气温19.2℃;相对湿度92%;风速1.6 m/s;气压101.075kPa。毒物分析结果:车间内4个点空气中氯化氢浓度在6.75~8.39 mg/m3范围内,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但校园和教室内3个点空气中氯化氢浓度在1.12~6.75 mg/m3范围内,超过国家标准21~134倍(居住区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一次性测定0.05mg/m3)。
例1 女,22岁.工作中右上肢触及配电箱高压电线(约4 kV),被击倒时头颅左侧颞部接触金属配电箱,意识丧失约30 min,头面颈、躯干及右下肢多处被烧伤,伤后9 h入院.诊断:头面部、颈部、躯干、双上肢、右下肢电烧伤总面积16%TBSA,其中浅Ⅱ度3%、深Ⅱ度4%、Ⅲ度5%、Ⅳ度4%TBSA.入院时患者精神萎靡,意识清楚,感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查心电图、头颅CT均显示无异常,全身查体无明显异常体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右上肢、头颅左侧颞部、前胸部创面的皮肤及软组织炭化,呈皮革样改变,Ⅲ度、Ⅳ度各占2%TBSA;右上肢Ⅲ度创面3%TBSA、Ⅳ度创面2%TBSA,其中右手4、5指干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