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装机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真 (假 )源参考点故障。下面以国产威达 WD- HDR18型后装机为例,介绍一下真 (假 )源参考点故障的维修。 工作原理在治疗机储源铅罐放射源出口处有一个检测放射源是否在铅罐中 (安全位置 )的装置,叫参考光源。它是一个有机玻璃圆盘,中间穿有两个孔,真、假放射源分别从其中通过。在每个孔孔壁的两侧各装有一个发光二极管 (L1)和一个光敏三极管 (t)组成的光电耦合器。放射源在铅罐内时, t接收到来自 L1的发光,比较器输出+ 5V,发光二极管 L2发光,表示放射源在安全位置,同时这个信号经反向后输入计算机,在显示器上显示放射源在安全位置。反之,放射源从铅罐中出来穿过小孔,则 L1发出的光被钢丝挡住, t截止,比较器输出- 5V, L2截止熄灭表示放射源不在安全位置,同时计算机收到反向后的高电平,在显示器上显示放射源不在安全位置。
2001年7月、2003年11月,云南省发生2次仓库贮存铅罐被盗事故,涉及放射源数量分别达到187枚和77枚[1],种类包括?241Am、226Ra、137Cs、60Co等,在公安、卫生、环保和事故发生单位的多方努力下,事故处理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笔者结合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工作体会,对多种类放射源丢失事故的处理进行一些分析总结,供同行参考.
1 事故经过文登市某水泥厂停产检修期间,把料位计(放射源137Cs)卸下,后发现料位计铅罐被人打开,即报告市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我们携带仪器立即赶往事发地点进行调查.经现场检测铅罐内放射源丢失,考虑有盗源行为,立即报告公安部门协查.我们负责用仪器查找,公安部门负责对人员的排查.经过对厂内工人的宣传发动,讲明放射源的危害性,厂内某工人承认自己出于好奇心拿走放射源,后听说有危害,把放射源丢到生料堆里.估计盗源者有可能受放射损伤,即对其身体进行检查,没有发生照射损伤.
2005年3月16日清晨四点左右,佛山市某公司仓库被盗,仓库内存放的一个直径约为18 cm,高为23cm的红色铅罐被盗,铅罐内装有137Cs放射源3枚.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公安、卫生、环保等各部门协调配合下,采取有效措施,广泛深入宣传,充分发动群众,于2005年3月23日将三枚放射源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