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1用头、体线圈扫描时,图像信噪比很差,几乎被噪点所淹没,机器没报错.故障排除根据有关影响图像信噪比部件逐一排除,按先易后难,先查外观及有关布线,后查有关电路的维修原则进行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GE1.5T MRI用头线圈扫描,在寻找中心频率时,扫描停止.故障提示信号太小.换用手动扫描,R1、R2只有0.4%左右.正常值应为20%~30%.有时自动扫描可以找到中心频率,但图像信噪比低,没有清晰的脑室结构.将头线圈拔下重新插接,然后扫描,图像清晰,一切正常.该故障在使用头线圈扫描时反复出现.
随着CT机的广泛普及,CT检查已成为腹部疾病临床诊断最为重要的常规检查手段.从理论上,CT扫描的层厚越薄、图像清晰度越高、越好,这2个目标的实现是以增加X线的剂量为代价的;而且层厚越薄信噪比越差,当层厚减少到一定程度后与诊断质量的提高并不呈正相关,甚至可能不再有意义.一味地追求薄层、高清晰,会造成患者接受过多不必要的X线剂量.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已经注意并开始强调辐射安全的问题.一般主张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层厚、图像信噪比和尽可能低的X线剂量[1-2].临床上,医师在进行腹部CT扫描时,由于其大范围、多时相重复扫描的特点,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影像研究中常用动物实验评价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日益更新的对比剂或疾病的治疗效果[1].国外多采用高或超高场强实验型MR仪和内径较小的线圈进行裸鼠成像研究[2-4],国内多数科研单位没有这种MR设备.为此,本研究采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 3.0 T超导MR仪,对裸鼠进行成像研究,优化参数条件,观察在此参数条件下不同临床型线圈对裸鼠MR图像信噪比(SNR)的影响,优选适合裸鼠实验研究要求的成像线圈.
随着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发展,显示血管图像的非创性检查方法已越来越多,如2D、3DTOF法PC法,目前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大多采用时间飞跃法(TOF),虽然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如采集时间、预饱和静脉血流信号困难、伪影和假象等,其空间分辨率及图像信噪比也不尽人意.
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PET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成熟于80年代.其优势是通过降低图像重建过程中的噪声放大(noise propagation)效应提高PET图像信噪比(S/N)[1].其基本原理如下.
故障现象 GE signa Excite 1.5T 磁共振开机后,扫描体模时发现图像信噪比低(图1).自动预扫描患者时出现伪影(图2).改为手动预扫描发现图像存在很大的噪声.在运行约20min或待机较长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信噪比是描述MRI设备质量的重要参数.MRI图像信噪比与多种因素有关,而且关系错综复杂,磁场的强度、RF线圈的质量、屏蔽效果、线圈调节、成像参数的选择等因素均会影响信噪比.本文针对成像参数对信噪比的影响进行讨论和分析.
目的 探索扩散张量成像(DTI)中扩散梯度方向数目对图像信噪比(SNR)和各向异性分数(FA)的影响.方法 应用7种不同扩散梯度对17名志愿者进行了DTI扫描,计算多个感兴趣区(ROI)的SNR和FA值,分析这两个参数随扩散梯度不同的变化趋势.结果 17名志愿者皮质脊髓束均能清晰显示,且图像的视觉效果变化也很小.施加6、9、12、15、18、21、30不同数目的扩散梯度方向,图像SNR分别为60.45±1.01、60.08±0.91、62.60±1.22、62.96 ±0.97、62.82±1.21、63.84±1.09、63.33±0.98.各个ROI的FA值并不随扩散梯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改变,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DTI的临床应用中,选择6个方向的扩散梯度也能达到目的.
目的:研究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技术改善腹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滤波反投影法及CARE DOSE 4D进行图像处理,而观察组则使用迭代重建算法及CARE kV技术,对比两组有效辐射剂量、动静脉期的SNR及CNR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CTDIvol及DLP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扫描动脉期的肝脏的SNR,胰腺、肾脏、腹主动脉SNR及CNR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扫描静脉期的肝脏SNR及CNR、胰腺SNR、肾脏SNR及CNR,以及门静脉SNR及CNR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扫描动脉期的肝脏CNR、静脉期的胰腺CN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E kV技术对腹部多层CT检查图像的信噪比以及有效辐射剂量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于图像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检查过程中推广应用。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胸片和CT检查是临床诊断肺部肿瘤最常用的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诊断准确性近年来并没有明显提高.MRI检查由于受磁敏感伪影和心脏、大血管搏动以及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较重,不作为胸部疾病的首选和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随着MR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快速成像技术的出现,图像信噪比明显改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也得到提升,使得胸部MRI检查成为可能.
Haste序列,全称为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它仅采集K空间的一半数据,然后利用K空间的轴对称特性,求出另一半K空间,重建出重度T2加权像.该序列保留了与Turbo-SE序列相似的组织信号特征,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图像信噪比及对比度噪声比高的特点,同时由于其极大地提高了扫描速度,冻结了生理运动,减少或消除了运动伪影,特别适用于不合作患者(危重、婴幼儿)的扫描,是磁共振液体成像的代表性序列之一.
我科使用的是SIEMENS NOVUS 0.35T永磁型磁共振检查设备,其使用的线圈为配套的固定形态硬性线圈,该种线圈性能稳定,图像信噪比较高,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不同线圈对应不同受检部位,从而在检查过程中需频繁更换线圈,并且受检部位的固定也不能很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