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做好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不断提高防治科研水平,根据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我们于2003年对班玛大骨节病区7~12岁少年儿童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自1849年Jurenskij首次描述大骨节病(KBD)以来,已有150多年历史,但病因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我国大骨节病(KBD)防治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绩,病情稳中有降.
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内蒙、宁夏、西藏、四川西部、甘肃等地.青海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省份,存在包虫病的高度流行[1],其中泡型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可致死的寄生虫病,为了解果洛州的班玛县两型包虫病的流行分布状况,于2004年8~9月进行了调查.
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建立于1958年10月[1],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边缘,平均海拨3200米,东南面分别与阿坝县和金川县毗邻,北与青海的班玛县接壤;面积6606平方公里,境内有二条河流即则曲河和杜柯河,藏族同胞沿河而居;该县属高原季风性气候,全年冬长夏短,气温差较小,无霜期短.目前全县有居民30 368人,分11个乡和1个镇,农牧民24 652人(82.25%),住在60个自然村中;经济十分落后,主要依赖十分原始的游牧和简单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