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现象按下导联选择键 (→)(→)导联不转换,导联指示灯不亮,其它功能键正常。 导联转换原理按下导程前进开关 (→)按键时一个高电平加在 IC212控制端 10脚上 (该电平的高低由 IC203的 4脚输出控制 ),计数器作加法运算,即 15脚输入一个正脉冲 (上升沿有效 )输出编码自动加 1,反之为减法计数。 IC212的 Q3~ Q0输出编码与导程选择状况关系如表 1所示。 IC212输出编码后,分二路。 一路通过 IC213, IC214解码后,再通过 IC202、 IC207、 IC215的非门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导程的选择状况。
故障 1 Ⅰ导无心电信号输出,定标正常。 分析与检修从Ⅰ导无心电信号输出这一现象看,故障似乎发生在导联电极拾取信号障碍或输入缓冲放大器上,但仔细观察其它各导联波形,发现Ⅱ导与Ⅲ导, avR与 avL、 avF与 V1、 V2与 V3、 V4与 V5输出波形相同,由此推断故障源于导联选择的逻辑关系错位。我们知道,导联选择是由模拟电子开关 (IC103~ IC106)的控制端 A、 B配合片选端 IN的输入编码实现的。其逻辑关系如下:
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日本光电公司后期生产的ECG-6511型心电图机描笔加热控制电路由集成块IC303完成,其加热方式是采用脉冲供电方式进行控制。其内部结构见附图。Q308、Q310、C308、C309、R314、Q305、R319和Q306等组成自激多谐振荡器,Q307和Q309组成加热脉冲放大驱动电路,为描笔提供加热脉动电流。第④脚是加热脉冲频率控制端,其输人电压低,脉冲频率就低,输入电压越高脉冲频率也就越高。加热脉冲频率一般在1200Hz以上。工作方式在STOP(停止)和CHECK(观察)位时第④脚为低电平,多谐振荡器为描笔提供预热脉冲电流。工作方式开关在START(启动)位时第④脚为高电平,使加热脉冲频率变快,给描笔正常加热。第⑤脚是加热脉冲有效宽度控制端,电压高则脉冲宽度变窄,电压低则加热脉冲宽度变宽,笔温也就升高。VR305是笔温调节电位器,调节之即可改变第⑤脚电压值,也即改变加热脉冲的有效宽度,从而改变了笔温的高低。
6511心电图机导联选择电路由IC103~IC106组成。开关的转换是由A、B端与IN端子(即禁令控制端)的输入编码来实现的。 IC110的A、B、C、D四个逻辑门和IC111的两个逻辑门组成了导联选择电子开关的逻辑控制电路。它把键控电路板送来的两位二进制编码变为四选一的负逻辑关系。例如:当输入编码“D、C”为“0、0”时,IC110的D逻辑门输出低电平,其余三逻辑门均输出高电平。这时模拟电子开关集成块IC103被选中,其他三个模拟电子开关IC104~IC106则由于IN端子为高电平而处于锁闭状态。这种情况下,IC103根据A、B端子的输入编码可由TEST选至III导。当编码为“0、1”时,C门输出低电平,IC104选择aVR~V1导;当编码为“1、0”时,B门输出低电平,IC105选择V2~V5导。当编码为“1、1”时,A门输出低电平,IC106选择V6导。导联选择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输出的真值与电子开关选通情况的对应关系如表1.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伊丽沙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伊斯塔克三人,证实了端粒和端粒酶在细胞染色体的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核酸结构,由许多简单DNA重复序列及端粒结合蛋白组成.人端粒DNA重复序列为TTAGGG,总长约5~1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