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现象仪器在准备阶段一直工作正常,温度、电导等参数均很快上升进入正常范围,各种报警消除.当接入透析器进入血透状态时,仪器在一段时间后( 1~ 2小时不等)出现透析液浓度下限( E26)报警.此时仪器显示的透析液浓度为波动值,范围可从 115meq.*~ 149meq.,即可以进入非报警范围( 130~ 160) meq..当进入维修方式 4状态并配合浓度显示值仔细观察后,发现一个规律现象:仪器在 V5、 V6电磁阀加电,即 A硅油腔配制透析液而 B硅油腔出液时,仪器显示浓度值开始下降一直到最低 115meq.,但当 V7、 V8电磁阀加电,即 B硅油腔配液而 A硅油腔出液时,浓度值马上开始上升一直到恢复正常水平,如此往复.同时,仪器的除水误差大.
铅是人类认识的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是一种很难降解的污染物.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铅对高级神经功能的影响特别是对婴幼儿脑功能的影响和远期效应,似乎没有浓度下限.
铅对胎儿及儿童发育的影响,尤其是对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铅对婴幼儿脑功能的影响和远期效应,似乎没有浓度下限.儿童血铅浓度每上升100 μg/L则智商平均下降1~2分[1],危害可以持续到成年[2-3].近年发现铅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非常广泛,其机制涉及面广,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1 铅对神经系统发育各个阶段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胚胎第3周神经管的形成开始,经历了诱导、增殖、迁移、分化、突触的形成等过程,而铅几乎对每个环节都产生影响,严重者可导致低能或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