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皇帝李嗣源为政宽仁,体恤百姓,不出几年,五谷丰收,国库充裕.治国有了成绩,赞美之声便不绝于耳,李嗣源也不时露出得意之色,大臣冯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劝谏一番.这一天,有外国使者晋见,称赞后唐国运昌盛,李嗣源很高兴,使者走了,还意犹未尽.冯道见状,上前说道:"臣曾经记得在先皇幕府时,奉命出使中山,经过危险的山路,我担心马摔倒,双手牵着缰绳,小心得很,庆幸没有失误;等到上了平路,放开缰绳,漫不经心,一会儿却跌倒了.坐天下,也是这个道理."
一天,一位少妇来到性咨询门诊,向我讲述了刀子的困惑--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在交往中相互有了好感,并恋爱起来.其实,无论身材相貌和家庭条件,我都比他强,在别人眼中简直是"鲜花插在牛粪上",很不般配.但是,我却被他的一种潜质所吸引,以致不顾家庭的反对和好友的劝谏,毕业后便与他共筑爱巢.
春秋时期,孙叔敖原本是楚国的一个隐者.楚国国相虞丘想找人接替自己的职务,就把孙叔敖举荐给楚庄王.为了考察孙叔敖的才能,楚庄王只让他在朝廷担任一般的官职.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楚庄王认为他确为贤能之士,就任命他为国相.孙叔敖担任国相后,楚国出现了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生产力空前发达,马车已成为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可是,楚国民间喜欢坐低矮的马车.孙叔敖认为,这种马车不方便驾驭,如果一旦发生战争,也不利于运送军用物资.于是,他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楚庄王.楚庄王觉得有道理,想下令让国民把车子改高,孙叔敖劝谏道:“政令朝令夕改,让百姓无所适从,这并不好.如果您一定想把车改高,臣请求让乡里人家增加门槛.因为乘车人不能由于过高门槛而频繁下车,自然而然就会改高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