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伦理】相关文献(6)
  • 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在生命伦理中的契合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CSTPCD 2005年17期

    在生命伦理领域中,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都曾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德性伦理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重新厘定传统德性伦理的现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初步探究在生命伦理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相结合的模式.

    德性伦理 规范伦理 契合
  • 走出医学伦理困境:要规则,也要德性

    《中国医学伦理学》 CSTPCD 2016年6期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思想解放运动将个人权益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但同时在另一方面或者说客观上也诱发了无节制的自由的产生与私欲的极大膨胀,促成了去道德化倾向的形成。而规范伦理适应了新兴市场的需要,能够发挥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但它的诸多弱点,需要德性伦理的补充。而推动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结合,有助于医学走出伦理困境。

    去道德化倾向 德性伦理 规范伦理 情感主义 道德多元 道德权威
  • 论中国传统道德智慧对现代生命伦理的积极价值?

    《中国医学伦理学》 CSTPCD 2016年5期

    医学认知和实践,面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特殊客体,不仅需要主客关系的科学理性思维,更需要主体际性的伦理思维,尤其需要道德意识的自觉,重视德性伦理对于规范伦理的滋润。中国传统道德智慧,擅长于用你我关系的德性伦理进行换位思维,这一思想智慧,对于丰富完善规范伦理、构建现代生命伦理价值体系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规范伦理 德性伦理 性命 道德理性
  • 乡村卫生人才道德关系的价值冲突与取向——基于对B市五区县的调查研究

    《中国医学伦理学》 CSTPCD 2013年6期

    在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乡村卫生人才的道德关系中会产生某些价值冲突,村落社会人际交往和医疗行为中的价值取向呈现二元论趋势,具体表现为:人伦本位主导下个体本位在医疗抉择中的萌芽,熟人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与理性在医疗行为中的权衡,对德性伦理的践行或多或少地弥补规范伦理在职业道德中的不足.

    乡村卫生人才 道德关系 价值冲突 德性伦理 规范伦理
  • 正义与善相统一的医学伦理何以可能

    《中国医学伦理学》 CSTPCD 2018年5期

    医学伦理的崇严性在于直面至高无上的人的生命存在,其学科前提是对于作为生命主体的人是什么的不同认知.启蒙理性以降的西方近现代哲学思维,从自然生命和思维精神两个维度规定人的生命存在,由此决定了包括医学伦理学在内的西方规范伦理,崇尚正义优先于善的制度理性安排,并以此规范和评价参与医学实践过程的所有主体的行为,而忽视了人的德性精神生命及其至善追求.只有全面正视人的生命存在的自然、思维、德性三层次本质,以生命正义与善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建构现代医学伦理学思想体系,才足以肩负真正呵护生命崇高价值的学科使命,从而实现人的生命存在的德福配享.

    德福配享 规范伦理 德性伦理 正义
  • 论作为"德性"的医学职业道德

    《中国医学伦理学》 CSTPCD 2005年5期

    规范伦理学是一种重要的道德理论形式,当前的医学伦理学体系普遍以规范伦理学作为基础.但是,这种道德理论在有效指导医学职业道德实践的同时,也显出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道德规范间的内部冲突性和道德要求的绝对性,这使医务人员的医疗实践经常处于两难之中,并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热情.德性伦理学以其不同的学术视野为我们完善医学伦理学体系提供了另外的理论空间.德性精神的内在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规范伦理的有益补充.如果我们想使一种以"仁爱"和"正义"精神为核心的医学德性在医务人员身上得到普遍化的实现,就需要我们深入反思我们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形式并努力建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相信在医学德性伦理得到普遍实现的时候,我国医疗领域的职业道德状况将得到很大改善.

    规范伦理 德性伦理 医学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