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分析医院2007~2016年发表傣医药论文情况,了解我院在傣医药科研工作发展情况变化趋势,为促进傣医药科研论文发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及相关统计学,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期刊中,从文献分类-医药卫生科技中检索2007~2016年度医务人员发表傣医药科研论文,分析统计发表傣医药论文情况与发表时间、工作岗位、职称等级、学历层次之间的彼此关系.结果:随着医院的发展,傣医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地提升,2008~ 2012年尤为明显;临床类傣医药论文发表量比重较大,正高、副高职称及中级职称的作者发表量比重较大,初级职称发表量比重较小;2007~2016年共发表论文207篇,其中傣医药论文178篇.随着发表作者职称的晋升、学历的提高,人均发表傣医药论文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初级职称发表傣医药论文发表量逐渐递减.结论:傣医药论文分析能够全面了解全院医务人员发表的科研情况;全院傣医药论文质量较高,但人才培养发展不平衡,是医院未来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的重点方向.
目的 了解我国近10年职业性化学中毒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方法 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收集2008-2017年我国职业性化学中毒研究文献信息,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有效分析文献2 404篇,10年间文献发表数量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有关文献分布于438种期刊,《职业与健康》《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中国职业医学》等8种期刊是发表我国职业性化学中毒研究文献的重要载体;发文量最多的地区是广东省,共372篇(占15.5%);文献合著率为77.4%;第一作者单位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占35.9%);文献类型以调查研究居多(占37.9%);20.4%的文献获得基金资助.结论 我国2008-2017年职业性化学中毒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呈间断下降趋势,但研究水平不断深入拓展.
目的 从文献年度、作者特征、研究内容、基金来源、地域与研究机构、被引频次等对我国手足口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我国手足口病的研究动态,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文献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7-2016年间3个数据库所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手足口病研究文献数量在2007-2012年呈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顶峰,之后稍有下降;核心作者人数较多;内容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的研究,但对患病危险因素、相关药物疗效的研究较少;受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较少;研究机构以医院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河南、北京、山东、广东、江苏、福建和安徽;零被引文献数量偏多,占74%.结论 我国手足口病研究发展迅速,但在研究内容、研究力量和研究深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的: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国内外三七提取物研究的现状,了解三七提取物在神经系统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google、百度、万方、维普、知网、PubMed为检索工具,以“三通舒胶囊Radix/Rhizoma Notoginseng extract (Sanchitongshu)”为检索词,对检索出的有关三七提取物的文章根据数据源提供的机构名称、期刊分布、发表年代、引用情况、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在google中得到158 000个结果,共78页,随机抽取得到160条结果中有38条与三七提取物相关,其中论文有31篇;在百度中得到251 000个结果,共有72页,随机抽取得到120条结果与三七提取物相关的21条,其中论文有14篇;维普、万方、CNKI数据库分别共收录三七提取物研究方面的文章75、65、46篇.其中最早收录的研究类文章是在2005年发表的,之后有关三七提取物的文章逐年增加.3个数据库中文章影响因子最高的是1.382,影响因子最低的是0.135.知网中的三七提取物方面的文章共计引用69次,平均引用1.5次/篇,被引频次最多的共计11次.万方中三七提取物的文章共计引用70次,平均1.08次/篇,被引频次最多为10次.另外,在PubMed上收录相关英文1篇.结论:三七提取物的研究日渐增多,主要针对缺血性脑部疾病的临床实验对比研究,效果好且安全.收录有关三七提取物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较低、引用率低.
全文数据库在我国有十多年的发展,本文从其发展过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全文数据库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走整合与特色化发展.
通过对数据库开发公司的基本情况、数据库收录资源范围、数据检索方式、数据库提供服务模式等方面,对我国3大医药卫生数据库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使读者了解和有选择地使用数据库,同时也为医学图书情报部门购置数据库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