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学谓之"经断前后诸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由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转化时期,伴有月经紊乱或绝经、阵发性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情绪不稳、腰背酸痛、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女性已约有2/5步入围绝经期,其中约有3/4的女性出现症状,3/10的患者症状严重.围绝经期综合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女性一生中约1/3的时间,不但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还发现,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幅度上升,使患者饱受身心痛苦,因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治疗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火论为古今医者所熟知和推崇,然对其之认识则观点不一,或言肾火,或言同寄肝肾,或言命门,或言藏肝.从象数学说关于"玄武""螣蛇"的论述中得到启发,并结合诸多文献及临床认识,认为传统的肾之象实为"螣武(螣蛇蟠绕玄武之象)",而其中螣蛇为相火,玄武为肾水,并借此为切入点,得出"相火源肾,用之肝肾"的观点,进而以兹重析中医学肝肾同源、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阳虚阴火论与肝阳上亢等学说,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医学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