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曼脱烷基的分子机制有六十年代形成的碳离子形成机制及近年来提出的推拉(push-pull)机制,碳离子形成机制是组氨酸咪唑基上的质子化基团与烷氧基上的氢氧键结合,使C-0极化形成碳离子,然后C-0断裂脱下烷基.推拉(push-pull)机制认为甲基转移的动力来自AChE活性中心阴离子结合部位的氨基酸残基E199、W84的静电及空间相互作用,伴随甲基Cβ至Cα的转移,C-O键断裂.H440H+及氧阴离子洞对C-O断裂及随后负电荷形成起拉(pull)作用.
食品卫生法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使用硼酸及其盐类.目前,定量检测食品中硼酸及其硼酸盐的化学方法有:(1)以姜黄素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1~4];(2)以甲亚胺-H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3,4];(3)容量滴定法[1];(4)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1CP)法.这几种方法用于检测酱油时,都需要将样品调至碱性,于水浴上蒸干,然后炭化、灰化,前处理过程非常费时,一般需要8 h.本文用乙基己二醇-氯仿溶液直接萃取样品中的硼酸,可除去共存盐的影响,浓硫酸与姜黄混合生成的质子化姜黄能与硼酸反应,与其它姜黄比色法比较,不仅实验时间缩短,而且重现性也有保证.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分别与蒙脱石、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136例,随机分为3组.雷尼替丁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41a±16a),法莫替丁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8a±17a),西咪替丁组41例(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39a±18a).3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0.15g,po,bid;法莫替丁20mg,po,bid;西咪替丁0.4g,po,tid,并同时服用阿莫西林0.25g,qid,蒙脱石3.0g,tid,4wk.结果:三组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总有效率为雷尼替丁组89%,法莫替丁组66%,西咪替丁组32%.HP的根除率为雷尼替丁组89%,法莫替丁组64%,西咪替丁组30%.3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蒙脱石的吸附作用降低了药物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