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已经就"中药究竟如何产生药理作用? "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知视角和研究方向,例如生态药理学(ecological pharmacology)、进化生态药理学(evolution ecological pharmacology)、系统发生药理学(phylogeny pharmacology)和中药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1 ],从这些新的认识视角和研究方向出发,我们认为,传统中医药学的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和归经)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所阐明的中药药理作用,并不能仅用中药化学,尤其是中药次生代谢产物化学加以解释(据此,中药特有的药理学作用是因为其含有特定的次生代谢产物所致),而是应该深入到中药与人体(动物)的生态和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关系及系统发生历程中去寻找其缘由和动因,中药药性和中药对人体(动物)特有的药理作用是其在长期的进化和系统发生历程中形成的.
海洋软体动物色彩艳丽、行动缓慢,主要依赖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化学防御机制对抗天敌的捕食.多数软体动物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并将其中有用的代谢物质经过进一步的生物转化或积累到身体的特定部位而用作化学防御物质,以保护自己不受天敌的捕食;少数软体动物能够生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化学物质,从而建立起化学防御体系.研究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的化学组成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并进一步阐明这些化学物质的生态学作用.同时,这种进化的化学防御体系也能为我们提供一种从自然界寻找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方法.近年来,我们研究小组对中国南海软体动物及其相关食源生物海绵、珊瑚和海藻等常见海洋生物物种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这些海洋生物的化学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化学物质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考察,为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中国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简述了瑞香狼毒在生物活性、生物防治、化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其在生物活性方面的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的阐述,对瑞香狼毒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