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前瞻性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常规药物治疗前后,甲氧异腈心肌显像及核素心室显像的结果和差异,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狭窄程度,将121例冠心病患者按狭窄70%~85%分为轻度组(36例),狭窄>85%为重度组(33例),患者不愿行PCI或狭窄<70%为对照组(52例),均按照冠心病指南的标准治疗1年后,分别复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比治疗前后的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缺血节段数、运动低下节段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轻度组、对照组和自身治疗后指标对比,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轻度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重度组缺血加重比例均比对照组少.结论 急性严重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或疑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在时间窗内的冠心病患者,PCI对改善缺血心肌、心功能和缓解症状,提高生存率和预后有明显效果,但对狭窄程度轻、病变广泛,危险因素多或错过时间窗,或合并糖尿病,尤其是高龄冠心病患者,综合治疗也许是较好的选择.不论何种冠心病,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对于疗效、再狭窄、侧支循环和生存率判定非常必要且重复易行.